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只得公诗百不须,万金人有此应无。


可容轻易秦庭璧,已戒牢藏晋鄙符。


惯客凫鸥迎野步,及时菘韭荐村沽。

笔阵旗开豹绕竿,敢持一镞傍门阑。


朅来戏作凫飞舄,老去嫌为蚋聚酸。


尘土簿书慵挂眼,琼瑶文字喜雕肝。

中山老颖初得君,姬姓之毛遂无闻。


疏封新赐管城爵,待诏尝趋金马门。


胡为得此色为动,引赴幽人春草梦。

插架茫茫纷四部,莫向离骚泥蘅杜。


文章何处如有神,心手相随鹰搦兔。


长卿醉死文君垆,渠辈但可折简呼。

士穷百不谐,所向辄墙壁。


堂堂百代师,往往遭削迹。


闾阎侮出胯,逆旅或争席。

已成倦鸟不知还,碌碌无奇合抱关。


五斗未供鸡鹜饱,一身长占簿书间。


何妨使我留东阁,久自从公仰泰山。

鹭行鸳列几时还,虎豹何曾限九关。


杂沓群公半天上,婆娑老子但尘间。


平戎正倚二三策,招隐休论大小山。

稽首头陀问八还,扬眉应已破玄关。


苦无骨相侯千户,薄有生涯屋数间。


笑读道书蒙绛帕,喜浇茗碗酌青山。

吾乡顾虎头,千里飞食肉。


名参庆历贤,罪入元祐录。


堂堂想仪刑,凛凛见眉目。

天畿巡部听车音,更值秋空卷夕霖。


击壤但闻尧俗乐,宽条方识汉恩深。


酾渠引漕民兼富,飞檄宣风令莫侵。

岁晚端居寂寞滨,雪花零乱更愁人。


卷帘已觉青山老,入座仍添白发新。


写景自怜佳句少,论交还喜宿心亲。

玉堂弃皃若浮云,无奈鸡林远购文。


推毂近闻推汉士,避名宁计却秦军。


芝亭花发春醪熟,鸿阁诗成夕磬闻。

年年江海上,饮菊对重阳。


又复兹辰至,都无少日狂。


遥峰栖户碧,败叶拥池黄。

病馀真是独醒人,还在僧窗自在身。


竹杖芒鞋寻胜趣,斋盂禅板悟前因。


江山臭味如相觅,猿鹤家风愿卜邻。

飞花无数上衣裾,孤闷须凭酒破除。


翻手作云伤往事,转头如梦欲捐书。


但知甘苦同薇蕨,不问辛勤有屋庐。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


相期老眼横摇碧,莫着征衫走软红。


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

半生宦牒绊闲身,老惜跳丸过眼频。


独笑真成当去客,相逢同是异乡人。


静中着语已多事,熟处忘情久自亲。

十年海南年,世味尝欲遍。


昔为担板痴,今作绕指转。


谁能濯我缨,人欲唾其面。

他年同上楚江楼,花绕春城小谢州。


翻手雨云人事改,跳丸日月岁光流。


霜空暮落能鸣雁,秋水风移不系舟。

八尺茅茨老竹林,细偿南北故园心。


一溪止水清涵月,三日行云薄酿霖。


归计欲成犹恨晚,醉愁无赖正伤今。

世德兰金久未寒,交情倾盖有如山。


天衢尚敛抟风翼,泽国难留隐雾斑。


夜棹月溪成莫逆,春舆莲社访无还。

山林未成归,须鬓各已老。


下田我方耘,薄俸子始饱。


缅怀千里驾,荒径宿秋草。

久将农圃学樊迟,欲赋三都愧左思。


尚喜彭城汉夫子,肯加湔祓与新诗。

蒲团枯几度春秋,自笑沐猴骑土牛。


奇病撩人仍止酒,问君何计可攻愁。

拥麾遥想陟崔嵬,骤喜清谈复屡陪。


攀桂当年追远趾,偃藩今日仰高才。


如公闳博难淹外,顾我迂疏任傥来。

拘挛山邑四□□,□滞徒嗟薄宦身。


忆昨同时来视事,羡君先我作闲人。


倾心虽记多佳议,寒齿还忧失旧邻。

冠藤衣葛自萧闲,岩壑精神绘画难。
着脚兔庭聊试险,同盟鸥社未应寒。
快晴山色凝朝采,急雨汗流吼夜滩。
与君晋阳日,倾盖结深欢。
太行山色古,汾水朝阴寒。
陵谷有时变,不渝惟寸丹。
平生识君殊恨晚,老去才名谁复过。
窗前柿叶书汉隶,江上竹枝闻楚歌。
渔舟细雨白鸥静,药圃暖云瑶草多。
玉人皮里有阳秋,句入丹青顾虎头。
压倒何劳讥陆陆,老衰得懒欲休休。
支床梦破严城角,决眦风回落雁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