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寂寂丹江夜色空,风尘郡国叹飘蓬。
岂无佐吏如殷浩,雅有中郎识顾雍。
雪霰微茫渔火外,星河摇落戍楼东。
簿颔如山蜕骨余,散曹日与列仙居。
新知总入逃禅酒,往事都成解梦书。
身外姓名空自缚,年来容鬓定何如。
四十年来梦幻身,几回惊看二毛新。
青山无恙解寻主,白社有师期卜邻。
入室秋风寒露骨,照床夜月远含神。
高堂明镜万茎秋,屋上西风撼不周。
凿沼且留明月住,买山初为白云谋。
谁呼铁笛先招鹤,自著蓑衣早放牛。
久病寒衿易觉秋,老怀珍重为东周。
玄天有意缘随在,紫绶何人为国谋。
月桂夜长迷玉兔,银河秋尽隔牵牛。
不醉醇醪已十霜,诗情酒思瘦耶狂。
如何明月人千里,宛在蒹葭水一方。
纳海吐霞生野癖,草玄飞墨带芝香。
青山满眼隔年春,一造桃花两度新。
何幸随听芳草语,不妨同是报恩人。
作家喜见杨岐富,对客惭招雪窦频。
先天奥学果何传,造化机缄存阖辟。
精微惝恍入神范,天地谓可俄而测。
粤从二画抉秘蕴,乾元庶物因首出。
谁怜定远不生还,驿骑翩翩出汉关。
未肯西风回马首,要传飞檄过千山。
瀛东奇士蔚高藻,抱膝闲吟俱绝好。
太息神州半陆沉,长随徐福栖仙岛。
我来海上已生桑,知君欲托烟霞老。
驱山驾海回波涛,叹君才思逾黄滔。
楚词湘怨满秋水,屈子问天日慅慅。
我来东海将归去,与君剪烛忘更曙。
桃源咫尺谪仙人,春浪初生递锦鳞。
爆竹声中消短鬓,梅花香里著间身。
云归野岫光何淡,雪霁平林景更新。
迢迢旌节度江关,暂坐浓阴积翠间。
恰喜青云来旧侣,相看翠竹似清班。
池开练影明斜日,秋送蝉声咽小山。
槛外晴空豁紫襟,西园重喜共登临。
幽窗风过莲香远,曲岸烟凝柳色深。
话旧频倾留客酒,问年易动感秋心。
无端风雨小窗前,料峭轻寒著半肩。
远路分携惟有泪,深宵慢忆若为怜。
晴芳古道无边绿,璧月中天一样圆。
轩车到处万民安,手种桑麻露未干。
吹面不惊风似雪,当头喜见月如盘。
好花欲放还微雨,春色初来尚薄寒。
亲操井臼未全知,不见高堂白发丝。
护惜犹思依母日,梦魂尚忆作儿时。
故山已过猫头笋,小院频挑鸭脚葵。
春光烂漫去重回,斗转星移岁度催。
楼上微闻吹玉笛,花间常愿共金罍。
疏梅艳夺三冬雪,爆竹声喧一院雷。
法古以神不以迹,赵君篆入斯冰室。
十年悬腕如拨镫,一刀凿透青田石。
翩翩野鹤初飞回,脱手赠我疑琼瑰。
高三十五今宿草,畴昔屡道袁生奇。
薢茩学人适我愿,俶傥诗史非君谁。
抢枋奚恤鸴鸠笑,栖棘只怜鸾凤姿。
大江驱蜀下海门,东陵中扼禹所云。
洞庭北贯江横分,极望长沙空白云。
华亭宗伯画死杰,家在江南卧黄叶。
自幽州分路。
荷一肩,风风雨雨,几时归去。
去不多时人便老,还是无头没绪。
槎客先生七十七,老手能握两枝笔。
诗曾索写屏幛新,画忽摹成林壑密。
早年工诗晚工画,画意都从诗意出。
小官粥粥辽东豕,大官吓吓黔之驴。
两鸟悲鸣两鬼叱,那恤世议腾揶揄。
醉乡瞢腾已深入,顿失愁苦穷熙娱。
骂坐非因酒,无须怨魏其。
何来甫也贱,独就挺之儿。
别忆朱陵后,人今白发垂。
往事真如梦,心伤大小东。
青烟埋战马,冷土蚀遗弓。
复壁犹藏赵,冰天莫荐洪。
十载邮筒记往还,今朝杖履得跻攀。
人来万壑千岩里,诗在三唐两宋间。
数遍藏书推拂水,偶思快友话横山。
孤轮明月撑晴空,骐骥纵横万马中。
海阔能容奔海水,帆高时借挽帆风。
春秋皮里天分黑,肠肾文章日映红。
澹语嚼梅清味永。
百和香煎,共沦春山茗。
两载神交诗作证。
日午小阑花气扬。
弄粉吟香,且喜知音赏。
迎得好风开锦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