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文公不可见,空使蜀人传。


讲席何时散,高台岂复全。


丰碑文字灭,冥漠不知年。

袖手垂鞭出帝闉,万花栏马舞新春。


是时也有青油伞,天上归来雪满身。

至前至后恰多晴,山北山南间一登。


瘦石经霜乾脱藓,细泉滴涧旋成冰。


海波贯日红千丈,江雾萦楼玉万层。

剩雨残风一向颠,花枝酒盏两无缘。


忽逢野老从湖上,担取名园到内前。


芍药截留春去路,鹿葱礼上夏初天。

玉果金盘码碯觞,春坊传令赐云浆。


雪中上马浑如梦,一片飞来醉面凉。

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
彼有能画者不?欲因摹取,当可得不?信具告。

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


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

治世崇儒术,胶庠寓属临。


自从驰羽檄,谁复念青衿。


贤守来南纪,宏规肇泮林。

孔坛昔栽杏,鲁人呼东家。


当时三千株,化工无等差。


雩风长其实,教雨濯其葩。

索居占得藕花风,几字头衔迥不同。


乌帽染纱裁一幅,锦囊分卷集群公。


湖光长日侵比座,竹箨多时积鹤笼。

苍云何处飞,白雪一以快。
君莫问竹林,兰亭幸犹在。
江东桥上望,山上邺山堂。
道学无馀子,先生有瓣香。
艰难丁末造,阅历冷沧桑。
后游从二客,老兴拟东坡。
北斗天容净,南山树色多。
炎威消酷吏,幻梦冷春婆。
春风采采宫芹香,宫前泮水涵晴光。
鳞鳞瓦影落晴昼,鱼自在藻鸢自翔。
盛时学士多俊造,两庑弦诵声琅琅。
洞辟苍崖俗累稀,流风犹在讲堂非。
四箴有石看来旧,万赖无声听欲微。
寒色浅深知节序,野花开落是真机。
从来道体播翔沈,黉序舂容领佩衿。
庭草静中春不老,岭梅孤处日相寻。
艮蒙已探圣贤蕴,剥复方知天地心。
霸主离宫废,名贤讲席开。
山河移万户,俎豆集群材。
坐久黄龙幻,谈高白马来。
平地涌岩壑,棱层惊大雄。
何曾远人世,直欲傍天宫。
白虎威灵在,赤乌缘影空。
谁令坚白鸣,自作雪雨争。
莫遣蝇钻楮,便恐鼠污羹。
遵师表众惑,自逐鞭影行。
莫道今人不古如,分明气象鲁之洙。
坤爻六二知何义,试叩胶庠学易徒。
缅怀周道意悠长,事业姬公念不忘。
宗庙百官谁识者,仲由也只许升堂。
终身不察是凡人,一日三回省此身。
参也亲传端的处,品题宜亚不违仁。
意味澄然未动初,纲常大道本同趋。
直须丽泽工夫熟,便是当年咏舞雩。
道心无坏亦无成,只怕微云点太清。
重坎之亨人不识,一轮素月本来明。
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遗迹至今留。
当年说法千人坐,曾见岩边石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