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张君诗若干篇,明而不华,喜讽道而不刻切,其唐人善诗者之徒欤?
君并杨、刘,杨、刘以其文词染当世,学者迷其端原,靡靡然穷日力以摹之,粉墨青朱,颠错丛庞,无文章黼黻之序,其属情藉事,不可考据也。
方此时,自守不污者少矣。
君诗独不然,其自守不污者邪?
子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饯饮东坡月三更,中觞忽闻笙箫声。
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中八音。
徐而察之出双瓶,水火相得自啸吟。
余年十五六时,与于厚相遇于屏山刘氏斋馆,俱事病翁先生。
子厚少余一岁,读书为文,略相上下,犹或有时从余切磋,以进其所不及。
后三四年,余犹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跃骤进,若不可以寻尺计,出语落笔,辄惊坐人。
浦江县北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玄麓山也。
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
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
此可以定人与鸟之衡哉?今之为诗者,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曰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则否。
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
每值江南日落春,十年诗酒爱逢君。
芙蓉湖上吟船倚,翡翠岩前醉马分。
只有汀洲连旧业,岂无章疏动遗文。
保举甘年进,何妨缓致身。
暂时刀笔吏,他日腹心臣。
□□全相似,唐诗更逼真。
壬戌同先祖,登名四十年。
吾衰逃世网,子学绍家传。
好作声名计,姑随仕宦缘。
先生清骨葬烟霞,业破孤存孰为嗟。
几箧诗编分贵位,一林石笋散豪家。
儿过旧宅啼枫影,姬绕荒田泣稗花。
霜风振古林,肃肃有异声。
我登玄石山,适此氛祲清。
散策步山巅,僧庐窈而精。
平溪渌静见游鱼,十里无声若画图。
但道曾经太史爱,不须污染目为愚。
翠峰高阁两相宜,独倚阑干注目时。
休问江山非故国,且将爽气慰梁溪。
两峰凝翠对飞檐,缺处青岑出远尖。
暮雨朝云时点缀,何须画栋与珠帘。
桂华岁岁吐秋风,香满溪城十里中。
怪底士夫多折得,移根初自广寒宫。
杳霭青松映白云,地灵境寂好栖神。
结庐占尽溪山景,安得超然真隐人。
叠嶪层峦枕碧流,七峰此地最奇幽。
登临若会妙高意,便识德云真比丘。
落日衔山隐半轮,桑榆残照起游氛。
佳人怅望何时见,万里平凝合碧云。
先得朝阳一段红,何年鸣凤集梧桐。
归舟行到湾环处,知是沙溪第一峰。
岣嵝神奇字已漫,昌黎去后孰跻攀。
平生有道碑无愧,幸托先生翰墨间。
佛繇西域渐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
若颛梵语及胡书,昧者虽从明孰与。
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结时贤为外助。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独吾郡潜、霍、司空、械眠、浮渡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
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
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
绿野堂边种药成,已斑髭鬓复青青。
谢庭子弟皆英物,汉殿公卿半学生。
争捧溪藤求妙画,竞磨崖石乞新铭。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
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
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千蕖无蒂著岩坳。
飞帘喷雪消。
湿云双束怒厓高,春湍不敢豪。
一千篇里选,三百首菁英。
玉尺新量出,金刀旧剪成。
锦江增古翠,仙掌减元精。
登匡庐山,游赤壁,览古名贤栖遁啸咏之迹,有发其志,遂学为诗,耽酒自放。
当其酣嬉颠倒,笑呼欢适,以诗为娱,顾谓人莫知我。
慈乌将子避人去,返照正在柳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