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高台倚碧空,郡楼相对出烟中。
读书太守今何在,寂寞无人继此风。
晋国衣冠扫地空,渔歌长在水云中。
倚栏欲问兴亡事,木末琉璃坠晓风。
黄蜡青沙未破封,已知双井社前烘。
一丘风味极不浅,万顷烟波兴不穷。
东晋书斋颓压后,西湖山色有无中。
池上开轩对郡楼,当时太守气横秋。
声名已负荆州望,舟棹更为沧海浮。
插架古书芸护蠹,隔溪游女扇障羞。
晋朝人物渡江初,为郡风流只载书。
临水重开数间屋,宿兵仍富九年储。
英豪系出三公后,磊落胸蟠万卷馀。
池底星光个个添,半钩斜月吐纤纤。
数声寒笛西风下,人在朱楼卷暮帘。
云卷寒蟾玉晕添,嫦娥遥想鬓毛纤。
此时清境非人世,要望烟霄不下帘。
玩世穷年簿领间,茅庵佳处托荆关。
藏身一影如文豹,雾雨层层海上山。
高枕北窗下,柴门昼仍关。
偶有微风至,欣然解人颜。
瞑目恣远想,超遥出尘寰。
雨中无复故人居,寂寞闭门三日馀。
郤信袁安似有道,未知原宪定何如。
浮云极目无由卷,积藓侵阶不易除。
诛茅负郭楚人居,泌水衡门自有馀。
数困米盐希辟谷,素轻农圃重捐书。
绝粮尼父期先进,画卦羲皇序古初。
禀性实无用,干名谬所望。
中为禄仕逼,误有世俗偿。
组绶见羁縻,簿书正抢攘。
新秋意无聊,多病时畏晚。
出门尘埃隔,扶杖行步蹇。
虽闻一城居,邈有千里远。
昔人曾此作经生,不复书声但水声。
百尺瀑泉谁识主,千秋崖石独知名。
丹梯有路通丹壑,赤脚无尘下赤城。
谩从尘籍问三馀,试听山僧说太初。
仓颉未生先有字,庖羲才画已无书。
江城习静门长闭,海日当空室自虚。
天地本多情,造化氤氲席。
畴窥不测藏,勺水与卷石。
虽分流峙形,繇来同一脉。
金风落响出西山,雨过郊烟度曙关。
鬓欲惊吹来坠叶,胸能收爽去蒸颜。
槐云午结冰衙盖,葭露宵团玉水湾。
嘿识应留万古神,休将疑难强吟呻。
羲经八卦无君子,孔论通篇四圣人。
今古漫随时代纪,往来谁是继开身。
欲有所用其未足,无数馀心自澡浴。
今古茫茫同射覆,古人仍是今人鹄。
满堂予美初成目,目如秋水心如玉。
开笈抚馀篇,嘿坐空叹慨。
譬彼孤飞鸟,日暮失行次。
翻翮自求心,疏林独憔悴。
我闻山阴道,应接靡馀隙。
古之会心人,咸于此躅踯。
每思造物怀,平分流峙脉。
葭露含朝碧,槐光散午华。
时依经雪树,每愧向阳花。
息意甘宁淡,冥思抱远遐。
颇怪今非古,安能送复迎。
栖神甘寂寞,守意入空明。
开卷闻声出,逢人见目成。
山中归兮景暮,筵白云兮饯俎,汲甘泉兮为酌,列西山兮为簠。
鸣山鸟兮当歌,袅游丝兮缕舞,欢饯君归兮君生悲,北顾黄云兮横烟雾。
山中景兮人不知,归见外人兮不足为道。
青霞洞里读书台,台外风光为尔开。
山月于今几圆缺,两贤何事未归来。
性无有不善,兹言闻子舆。
学所以修性,杨雄著之书。
欲知人之生,灵台湛然虚。
久欲归耕竟未归,又吟苕霅劝农诗。
流钱腐粟惭无术,稼穑艰难或稍知。
天遣吾来此劳农,要令遗躅访颜公。
虽无二十四宾客,诗酒略追前辈风。
卞山龙欲阻吾行,怪雨盲风不肯晴。
但得出郊修故事,此中亦可劝深耕。
旱久井垂涸,汲多泉更浑。
浚教泥净尽,何患不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