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氏引夏书,多属大禹谟。
论人当属夏,论书当为虞。
征南失考核,遽谓夏书无。
礼失求诸野,字亦有文之。
古文甲为十,借押示不欺。
来音古如累,来麦谁不知。
鄦书十二辰,于已训为止。
此即已止字,反已乃为己。
古文以同台,女台是为始。
孔门既散处,遗泽在孟荀。
言性别善恶,务在觉斯民。
于善返其故,于恶当自新。
大易本人事,百端慎厥初。
扶阳而抑阴,此意诚不虚。
阳极亢有悔,道在损有馀。
左氏传春秋,道在阐经旨。
鲁事并称我,灼然为鲁史。
巧言并足恭,实同圣人耻。
春秋明大伦,首在诛乱贼。
公羊今文家,陈说多荧惑。
蔡仲出君事,悖逆难可饰。
全诗三百篇,蔽以无邪思。
新安违卜序,乃有淫奔词。
再传及王柏,诞妄尤不支。
古人引旧言,字句多出入。
何独墨子书,字字皆剿袭。
持此证古文,其端已固执。
六籍丧秦火,馀烬昔褒崇。
岂系今古文,区区争异同。
常怪经生家,淫词助之攻。
读书要有记性,记性难强。
要练记性,须用“精熟一部书”之法。
不拘大书小书,能将这部烂熟,字字解得道理透明,诸家记俱能辨其是非高下。
伯鸾德耀,看齐眉举案,夫妻和煦。
谁识买臣翁子苦,负耒横经如故?挟卷三馀、负薪一束,日日行吾素。
中年当信,苍苍不予误!
可叹十载糟糠,姬姜憔悴,竟下堂求去!转瞬会稽官太守,不是单寒穷措。
兰长新芽,梅妆试粉,柳眼回青。
趁轻寒浅暖,趋庭问字,图书半壁,雪案琴横。
砚雨飞来,娇莺初啭,似送春光到画屏。
低头对千载,把卷竟长日。
兴亡见俯仰,忠佞更得失。
意合心自知,感嘅屡沾臆。
吾乡顾虎头,千里飞食肉。
名参庆历贤,罪入元祐录。
堂堂想仪刑,凛凛见眉目。
老病何为者,陵晨缥帙开。
终无经世略,似有著书才。
史记金藏匮,春秋玉作杯。
旧学纷无几,幽怀断复寻。
苍茫万机论,零落九州箴。
枉嗜韦编读,犹依槁简吟。
晓上读书台,台高接上台。
书生灯火梦,丞相衮衣来。
山色看还近,松阴扫不开。
扶风家世汉通儒,不重椒房重道腴。
庐郑久从高弟列,严敦敢望后尘无。
春围绛帐人如玉,月满荒台树有乌。
士生岩穴间,寤寐穷坟典。
经笥郁蓬蒿,缃帙侵苔藓。
时闻石室秘,牙签藏万卷。
当年拔宅同飞去,帝子何因尚有台。
若道神仙非住世,遗弓堕履总堪哀。
千年蝌蚪费居诸,韵入松声太古馀。
夜静月明还作呗,不知所读是何书。
千年陶侃读书堂,故老相传在武昌。
九曲亭前入云路,寒溪下接江流长。
剑池龙去日色薄,梅偃层崖几开落。
章华之台浮云空,繁华又到吴王宫。
西山烟光照林麓,南浦云气随蛟龙。
瑶殿金扉倚虚旷,象床玉几生雄风。
洗尘襟、尽堪消受,长廊风散微暑。
画中丰度三秋忆,淡囗帽纱衫贮。
天送与。
龙钟五十五,仿佛如华颠。
崇朝手残书,移日即茫然。
回忆羁贯初,骏快颇翩翩。
乙亥二月月几望,捧檄延州度千嶂。
马头忽现嘉岭山,大字摹崖屹相向。
怪螭蟠屈瘦蛟舞,乃是龙图老子之笔仗。
新花被和煦,娟娟发故枝。
好鸟应时来,翩翩浴清池。
感候会冥搜,触目物不遗。
造物吾慈母,厚生讵所惜。
诸艰笃儆策,素怀试不易。
安贫贞顺事,昧缺动忍益。
大业在宇宙,大用根虚无。
神以敛而照,智以用而疏。
所以古至人,容貌类庸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