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舟泊彭城江,夜听彭江水。
凄凄梧桐音,呖呖天鸿泪。
节序苦易迈,心绪生烦愦。
雨水连三月,风光又一年。
桃花余满地,柳叶渐迷烟。
幢影翻灯外,钟声落枕边。
苔痕草色称幽居,默坐焚香意湛如。
两袖清风修竹外,一窗明月剪灯馀。
南阳啸傲休论乐,北海声名尚薄徐。
一代英才百代雄,唐朝清誉圣朝同。
忠诚谏疏心惟切,山斗文章道自崇。
地涌涧泉随处乐,天生崖石岂无功。
茆屋书声何处寻,五峰旭日到林阴。
梧桐早漾疏帘影,葵藿潜倾晓露心。
过隙白驹怜景急,语梁玄燕识春深。
坐衙弹琴和且平,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难兼行。
心长景苦短,寒暑如逝川。
励志在颜闵,何忧坎壈缠。
繄昔江侍读,中夜不遑寐。
才高诚与命相妨,泥饮方知醉是乡。
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
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
登眺徒深吊古情,汉庭未解重儒生。
大才止作胶西相,遗址今邻厌次城。
衰柳数行湖水碧,乱帆几点夕阳明。
微雨潇潇生嫩凉,藕花零落满池塘。
地宽月到中天小,气爽风过野水长。
观物无心参造化,开编有得即文章。
风雨上于天,地不擅功名。
无成代有终,臣道惟利贞。
鬼神实福谦,天道常恶盈。
劳谦神所劳,德以俭为柄。
露台惜百金,雕墙乃有禁。
忍饥忆炙羊,爱物真仁圣。
凭吊悲风几白杨,熙宁逸老旧时庄。
碑横古道留残照,人记躬耕说侍郎。
有母克成偕隐志,无儿难问读书堂。
文采翩翩亦未宜,大家遗训恰须知。
古来列女非无传,不在多闻在取资。
追忆儿时事。
在书窗、同心砚席,十三年纪。
读瘦红釭莲漏涩,月坠凉烟似水。
莲峰飞鸟上,引手接明霞。
檐浅云常宿,松深日易余。
山僧惟习静,野鹿解衔花。
王子西京秀,能谈《驷铁》风。
读书居小阁,望远欲凌空。
玉女烟鬟乱,金仙露掌浓。
昨日中旨下,率钱修离宫。
读诏私太息,此举宜从容。
圣人秉纯孝,不暇权始终。
二石儒林宗,高名继坡颍。
家书七百通,学术商之稔。
岳岳衎石翁,碑版照五岭。
西土有虎贲,于越聚君子。
不逾三六千,国甲岂尽此。
此其腹心者,熊罴不二士。
借来客舍是禅居,爱坐闲窗夜色虚。
涧水时闻风断后,竹林渐白月生初。
难从支遁亲调鹤,且学天随晚著书。
朝鉥胃,暮镌脾。
人各有分苦不知,惭凫企鹤徒尔为。
君不见,鹰日击,无全翮;牛日犁,无全蹄。
青青江上枫,郁郁岭上桐。
三年成拱把,枝叶何龙葱。
昂霄耸壑讵不速,质脆皮柔易倾衄。
屠龙技,非不稀,时无所用让履狶。
作俑子,人共嗔,时有所用贵斫轮。
人生择术何用巧,一艺成名众亦宝。
读书馆筑近郊坰,兴废由来岁岁经。
草长春深仍吐碧,墩留代远尚名青。
尚书墓古人谁扫,兰若钟鸣客自听。
微霜下木末,丹黄变庭绿。
翻风飒高寒,清籁散岩壑。
中有幽居人,旷焉绝尘俗。
不妨丈室共谈禅,懒读《南华》第一篇。
成佛未甘居谢后,论文那得在卢前。
听钟野寺千山里,打桨寒塘万柳边。
传柑节过樽罍空,闭门三日号春风。
纸阁坐愁蠃螷曲,十指啬缩僵寒虫。
出门试望东华路,车尘十丈何由通。
木落寒崖鹳雀哀,夕阳愁入鲍家台。
流空日月堂堂去,拍座烟云故故来。
骨肉至情工作别,帝王大度不容才。
朱夏景物幽,闲居颇萧散。
南风扇清凉,北陆辔舒缓。
蝉嘶绿树深,蝶化青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