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松菊径勿荒,政欲善锄治。


参商菅蒯中,高韵自超异。


区别虽少勤,宝此吾臭味。

青松多陈根,女桑漫柔枝。


虚心任寒暑,宁与铁炭期。


旨酒有妙致,青山多令姿。

痛饮可一石,宁辞手中卮。


挹斗自斟酌,浇胸定为宜。


心如虎在圈,事若羊触篱。

白发谙冷暖,苍皮贮阳秋。


中年已如此,一饱更何求。


把菊悼飞叶,微行遵远流。

葳蕤晚秋菊,芬菲忽齐开。


缘阶上古垒,粲若黄金台。


搔首念霜发,撷英泛羽杯。

楚女唱桃叶,楚巫歌竹枝。


壮士抚长铗,语阑亦兴悲。


君看拱把松,中有千岁姿。

往时王与谢,命驾冶城游。
千载闻遐想,二公今古丘。
同心有李白,异代仰风流。
筠笼远致色犹鲜,咀嚼琼英真味全。
多谢仁人怜病渴,故将灵液爽心㾓。
落日庐阜紫,飞砂湖水黄。
散倦登古原,含悽眺层冈。
丹梯遂寥邈,沉思热中肠。
苍茫俯眺冶城横,洒酒凌虚醉晓晴。
梁寺烟斜林影澹,钟山瑞霭雪花明。
风流点缀围棋事,凭吊霏微蜡屐情。
予怀天地惠何悭,赖有仁侯念拙艰。
尘土未尝轻俗状,风霜多为霁严颜。
兵厨美酿才嘉贶,子舍清吟继宠颁。
千古台山秀,名流列雁行。
惟公登政路,一旦破天荒。
故里空华屋,佳城映夕阳。
臣主一意合,风云平地生。
立朝专论谏,为国总枢衡。
行矣登三事,悲哉奠两楹。
驱车出广陌,言访谢公墩。
维时当朱明,霁景荡平原。
轻霞浮夕照,远树澹芳村。
换得朝衣不称身,勇辞新爵号遗民。
鍊成偃月炉中药,阅遍铜驼陌上人。
鲁国灵光俄委地,谢家玉树正伤春。
司马题桥早擅名,驷车持节出都亭。
华夷一统乾坤壮,日月重轮海岳清。
直指东南临属国,却从西北望神京。
翠屏四面敞阑干,谢老诗情不说官。
魂冷青山呼欲醒,吟声渗在石泉间。
草履麻衣漫蔽形,十年卖卜惯零丁。
愿从楚地师龚胜,欲向辽城友管宁。
采石吟成期绝粒,娥碑读罢弃馀龄。
着屐登山客,历尽云霞天壁。
屐痕犹在白云中,峰回路转,千古无人识。
春来秋去成尘迹,一代风流歇。
虎拜追随鹓鹭行,山公何意倦回翔。
尝新如荷丝纶重,求旧难忘侧陋扬。
况有清通为启事,正逢简注坐垂裳。
雪里阳春天地心,特将碧藕代甘霖。
荐馀九庙歆精白,赐及千官尽佩簪。
鸣世多怀饶郢曲,许身欲报愧南金。
佛寺重开净劫尘,薄游访古到城闉。
一墩自占江山秀,千载常怀晋宋人。
棋局荒凉云寂寂,涧泉清冷石粼粼。
轩窗开四面,陡觉薄寒侵。
桂树连城暗,松涛压殿阴。
山川馀霸气,风雨壮诗心。
湖上随肩步,春游景物鲜。
露花红蘸水,丝柳绿搓烟。
径曲疑无路,山回别有天。
危楼何在水云中,穿市牙旗退自公。
闲作此来横笛夜,爱看人醉落帆风。
欢呼夹道江声合,硬语蟠空客技穷。
失喜向来因折屐,含悲今日为闻筝。
人间悲喜何时了,携伎东山载酒行。
雁荡周游遂此过,永嘉人物竟如何。
三贤籍籍风流守,一宿匆匆证道歌。
城脚千家具舟楫,江心双塔压涛波。
岭路与岩坰,池楼古郡城。
千年温俗意,四榜谢公名。
寄傲留佳句,遗思出至诚。
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康乐云楼迹尚存,竹亭犹仰古洼樽。
苔封四面迷山象,露滴中心认酒痕。
岩月旧来曾伴饮,涧泉今咽共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