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棘围深锁武成宫,华裾织翠青如葱。
谢公文章如虎豹,林间一啸四山风。


天下几人学杜甫,千江隔兮万山阻。

江南砚工巧无比,深洞镌斫黑蛟尾。


当心隐隐骨节圆,暗淡又若帖寒朏。


样传孔子留庙堂,用称右军书棐几。

我船缓而西,君船迅而东。


缓迅各所尚,不意中路逢。


骥马方腾云,野鹤还就笼。

二老风流接见闻,馀香未远尚堪薰。


明师岂不使人巧,老仆安能重子文。


策蹇何由追抹电,化龙吾亦愿为云。

曾掌兰台纂旧闻,亦瞻玉座和来薰。


戆愚漫有诛奸笔,疏拙元无乞巧文。


执简自知愧南董,免冠谁肯救朱云。

伊昔邗沟旧草堂,芙蓉叶是美人觞。


十年长恨山阳笛,此日仍悬孺子床。


我自覆盆希日月,君能吹律转冰霜。

岭海相期又十霜,无因笑语郁川阳。


玉勾自可分兄弟,姑射何须应帝王。


瀑里云门三洞小,谼中石笋一天长。

墨香分惠小郎宜,未学犹惭最老师。


蝴蝶岂应称凤子,螺蛳那得号珠儿。


九旬玉杖争扶日,两代斑衣赛舞时。

白头频得故人怜,惠寄诗歌祝大年。


莱子妻存难作相,苏耽母在不登仙。


六旬有耳师尼父,八十无心待渭川。

山中尊野服,谷纸亦宜人。


吾粤多奇布,无如此更珍。


染成黄栗色,裁称白华身。

宾卿赠药惊奇异,共蒂分葩号合欢。


入手自摩双萼叹,逢人恐当一花看。


并头虚漫夸莲蕊,单瓣还应压牡丹。

镌得骊珠九曲明,瑶台叠叠向人清。


鼓钟自发云根响,狮象齐驱药力轻。


名胜未须夸泰岱,岩峦恰好称山城。

巉岩支拄逼层空,矫矫真看奋玉龙。
只见石连诸洞口,不知人在几天中。
鼎烟尚染仙云冷,僧米空悬布袋穷。
洞门别辟转聱岈,石燕喃喃亦有家。
琢玉自成栖凤穴,倚天高散护龙霞。
忙生白发情难问,静数青峰兴尚赊。
有客渡西山,泉源出山足。
初勺爱其甘,既享不能独。
汲取得陶罂,置满彭亨腹。
妙鬘天上词人劫,东风酒边吹瘦。
赚梦琴心,飘愁笛眼,记曲红红能受。
花新月旧。
白头关塞走匆匆,曾玷山公启事中。
妙论微言思落日,荒山穷谷梦悲风。
八哀欲赋嗟无语,三径宜归恨未容。
洗甲倾河渐可涯,北征犹记宋元嘉。
石刘姓字非图箓,轩喾乾坤自我家。
原上鼓旗寒朔吹,日边诏令掞春华。
越王飞观插天涯,小异何人识孟嘉。
别后文章尤造理,向来学术自成家。
诸生荐士皆时论,此道逢辰固国华。
戏论无涯与有涯,委心冲漠固清嘉。
衣裳草木元非织,窟宅云霞岂是家。
瞪视恐同高长史,神交宜伴老南华。
清言元论极边涯,南渡风流继永嘉。
中散一生慵作吏,渊明无日不思家。
悠悠官路降胸臆,苒苒年光侮鬓华。
放浪山颠与水涯,藜羹有味荐珍嘉。
根尘要识元非我,言语悬知未到家。
霜渚澄波空涨潦,风林脱木净浮华。
从君未省涉津涯,白璧明珠屡拜嘉。
一吸湖江真大国,仅除风雨亦寒家。
簿书笑我忙官事,笔砚饶君管物华。
郴山峨峨水溅溅,清淑之气钟神仙。
山头老木几千年,不入樵斧随飞烟。
廖翁好奇自抡选,真材不用加雕镌。
竹外篱边映柳条,一枝纤软更妖娆。
似知摩诘愁无伴,留向书窗不忍凋。
桄榔林里见桃花,正似罗帏翠幕遮。
老去已无篸髻梦,净瓶归插一枝斜。
吴苑秋风飘桂花,残僧羁客叙生涯。
投人诗博云间布,养母钱资庙后茶。
野寺寄泉飞尺牍,湖船摊被护袈裟。
何代华阳逸,遗音瘗鹤铭。
胎禽漠然化,腕兔若为灵。
势挟云螭驾,图分山海经。
骚坛曾仰谪仙才,此日神游汉沔来。
剑影独随孤月逝,文旌高拂九天开。
蓬莱顶上金光草,衡岳中间玉女台。
太白星精降异才,骑鲸千载复归来。
清风漫拂江涛静,逸气遥冲岳麓开。
世外真诠翻宝墨,中天明月啸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