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从君觅数珠,老境仗消遣。


未能转千佛,且从千佛转。


儒生推变化,乾策数大衍。

善哉彼上人,了知明镜台。


欢然不我厌,肯致远公杯。


莞尔无心云,胡为出岫来。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


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


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


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

头痛牙疼三日卧,妻看煎药婢来扶。


今朝似校抬头语,先问南邻有酒无。

柳侯风味晚相见,衣袂颇薰荀令香。


桃李能言妙歌舞,樽前一曲断人肠。


洞庭归客有佳句,庾岭梅花如小棠。

清浅风流圣得知,黄昏归鹤月来时。


岭头更有高寒处,却是江南第一枝。

楚国有田舍,炎州长梦归。


怀恩似秋燕,屡绕玉堂飞。


越酒岂不甘,海鱼宁无肥。

朝市山林隐一般,却归那减卧云欢。


堕阶红叶谁收得,半盎清醪客酹乾。


玉笈诗成吟处晓,金沙泉落梦中寒。

中垒高皇七叶孙,一时文采冠诸昆。


时凭汉阁青藜杖,不读淮王鸿宝言。


立壁图书无长物,传经父子有专门。

西江地至南安尽,五岭门当二庾开。


使者功名留玉枕,将军汤沐有红梅。


三城客子浮家至,一代词人佐郡来。

秦时南塞此雄州,锁钥凭君控上游。


霹雳泉边开大帐,梅花国里坐台侯。


家存两代山河誓,地接三城鼓角秋。

江西山水首南康,太守流风复紫阳。


一画自能知日月,六经原不是文章。


天边瀑布悬谈麈,云际屏风绕讼堂。

十载天南此谪居,鸳湖归兴近何如。


官衙喜傍红梅驿,春野堪陪白鹿车。


自昔仙人多守令,未应吾道在樵渔。

试向山中觅许玄,朅来采药已千年。


相逢不乞神楼散,问我丹台第几仙。

沿溯同一川,风波情岂别。


维舟暂相从,销忧自怡悦。


明发南北飞,离怀更秦越。

才华映青春,行年初向立。
手持郡尉符,溯江胡汲汲。


闻经诸葛墟,为访卧龙室。

万乘亲郊幸北宫,千官斋祓两都同。


灵光正想泥封上,清梦遥依辇路通。


烟散玉炉知昼永,星分银烛坐宵中。

吏部声华四海闻,山公才望世无群。


南金并夺中朝誉,东壁兼传太史文。


水镜清光悬白日,冰壶寒色驻青云。

词林隽誉重圭璋,师席居贤国倍光。
学馆化行周冑子,制科名起汉贤良。
弦歌夜对金陵月,袍袖春携玉殿香。
孔门缧绁可妻,董生孝慈有翁。
天与仲尼不恕,人间处处流通。
小楼经卷杂琴书,落架蒲桃影碧疏。
施主去来多佛事,堂僧分散各清居。
戏临米帖行吟后,困理茶铛出观初。
两鬓当春却似秋,僻居夸近野僧楼。
落花明月皆临水,明月不流花自流。
晋楚忙忙起战尘,龚黄门外有高人。
一畦云薤三株竹,席上先生未是贫。
百万僧中不为僧,比君知道仅谁能。
无家寄泊南安县,六月门前也似冰。
休把羸蹄蹋霜雪,书成何处献君王。
嵩山好与浮丘约,三十六峰云外乡。
七贵五侯生肯退,利尘名网死当抛。
黔娄寂寞严陵卧,借问何人与结交。
俊才落落如君少,养之九年应大妙。
满怀骚雅辄见投,圭璧琮璜予所要。
劝君且学充其科,殿前笔陈挥长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