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十载扶行恃短筇,一针相值有奇功。


出门放步人争看,不是前来勃窣翁。

抽还手版,受用处、十分轻省。
便衣剪家机,饭炊躬稼,且免支移系省。
帝悯龙钟蠲朝谒,予长假、毋烦申省。

忆从维扬楫,风尘失而舅。


幸馀延陵诺,不堕孝标口。


玉犹当日润,璞更何年剖。

道人庵外万竿竹,何似小池千叶莲。


月白风清谁共此,心闲境寂两翛然。


好抛筠粉娟娟净,来看荷珠的的圆。

白首栖禅者,尝谈灞浐游。


能令过江客,偏起失乡愁。


室倚桃花崦,门临杜若洲。

君行值杪秋,飘飘登云巅。


笑弄石莲花,俯漱玉女泉。


秦时采松女,有无嬉紫烟。

鶗鴂声声不忍闻,阴晴冷暖岭头分。


人天有意留师住,捩转匡云入海云。

读书万卷无一得,寻行数墨知何益。


丈夫耻做文字禅,怕与时人号诗伯。


不见黄梅舂米卢,胸中一字全不识。

珍重浮山畜俊鹰,秋风飞击兴腾腾。


于今大地多孤兔,六翮须丰养未曾。

丹霞归路未逢人,依旧顽牛昨日身。


莫怪适来还适去,溪山无地任吾真。

旧游人境两茫茫,临老重来礼法王。


觌面更无差别见,鬓边惟觉有微霜。

三峡狂澜吼似雷,老人归路兴悠哉。


南方龙象争相庆,夺食驱耕人又来。

松老风高万壑涛,养成雏鹤待鸣皋。


直林秋晚悲摇落,咫尺家山入望劳。

名山不负古栖贤,种玉开云岂偶然。


回首岭南笑顽石,点头不上米家船。

三岩高处曾相见,五老峰头念索居。


何事玉渊书未报,水清难怪久无鱼。

潮客金陵游,邂逅谈暴虎。


南山有白额,白日食人脑。


嗟予几不免,藏身入藩府。

桂籍夸年少,兰心托漫游。


霜蹄寒照夜,风翮健凌秋。


意气狂昭略,腰围瘦隐侯。

秦台双凤太寥寥,铜雀徒闻大小乔。


何似霓裳三十二,月中楼殿斗妖娆。

廿载都门醉浊醪,重逢岐路兴偏豪。


携书笑我非麟角,落纸看君尽凤毛。


中岳乱云秋梦远,少林深雪夜禅劳。

兴尽西风策蹇驴,河梁酬唱未全虚。


那知流水思君日,正值阳关送客馀。


中断雁行仍比翼,双缄鱼腹互传书。

一掷千金散彩云,愀然长啸大江濆。


生花骤入银钩梦,倒薤俄成玉箸文。


帝命灵篇传七纬,人谁奇字话三坟。

桥上相携不厌频,钿车油壁半香尘。


贫将玉树夸词客,老向琼花作主人。


邗浦月华秋似练,曲江涛色夜如银。

屐齿纷纷破绿苔,争携流水入平台。


清风骤拥三高至,明月仍将二妙来。


西第琴书惭浪客,南皮觞咏尽词才。

似汝聪明质,谁将闭玉笼。


乡心驰陇右,野语狎齐东。


倚竹身全翠,餐桃颊倍红。

偶逐天台客,桃花照玉颜。


绣裙时绾雾,罗袜惯登山。


岭月生眉黛,峰云动髻鬟。

宜春台望倍春辉,羡尔春还愿不违。


奉使独乘桓典马,过乡先著老莱衣。


莺啼别峤藏修竹,路隐重江出翠微。

山城忽报隼旟回,桃李临风烂熳开。
去后正勤循吏思,登高又见大夫才。
即今白石驱羊路,不异黄金市骏台。
央取鹦哥帘外唤。
唤出朱帘,平视回娇面。
两点春山眉黛远。
锦溪重过老人居,三十年来一梦馀。
扫榻又扶迎客杖,挥金曾买教孙书。
衣冠故国风逾永,水竹深村画不如。
梦里金鳌忆细丝,桐江只在富春西。
久知万事皆前定,肯向浮生叹不齐。
坐上溪山明画鹢,人间岁月等醯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