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际归云挟雨,江干乱木藏山。


耳冷似听萧瑟,眼明惊见孱颜。

以身去国故求死,抗疏犯颜今独难。


阁下特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


一丘孤冢寄琼岛,千古高名屹太山。

康山之崇兮,公惠不穷兮。
洎水之阳兮,公惠寖长兮。


山浮清兮水涵晖,公有惠泽兮民有秉彝。

丛竹娟娟露叶翻,高情长是忆王孙。


喜从石上看书法,不独墙阴见雨痕。

晋人夸新亭,假日辄高会。


中间伯仁辈,未免楚囚对。


江山犹古昔,人物已暧昧。

籍甚宣王七世孙,麟题信厚典型存。


青云事业成难弟,黄甲科名付后昆。


炊臼方悲鸾镜舞,奠楹俄掩毳衣璊。

赵公智者流,乐水性其天。
居人慕公义,以公名公泉。


巉巉石齿作细穿,引渠厨屋清涓涓。

不因簪绂恋京华,里有鸣珂赵世家。


籍甚超宗毛是凤,依然江令笔生花。


郁林素业惟传石,闽峤官邮不饷茶。

五老峰前,九江上、曾生仙客。
相邂逅、贵池亭下,定交金石。
我辈风流宜啸咏,官曹尘冗从煎逼。

振鹭庭中饤坐身,行藏空寄软蒲轮。


上来鬼泣荆山璞,猎罢人惊鲁外麟。


死肯扣阍排贵幸,贫犹倾橐施乡亲。

一编偶尔寄穷荒,才读诗题泪已汪。


古道多年堙蔓草,人间此日见文章。


三山一诺千金尽,双袖长歌五岭香。

泉流岩窦本来清,易以清名亦徇名。
却笑两公徒蚌鹬,如今赢得坦斋声。
少年意气隘九州,远别不为儿女愁。
只今摧颓落异县,跬步信宿生离忧。
况今送子又千里,使我别绪何能休。
绿鬓今如雪,陪行万里长。
稍从师北面,重作婿东床。
道义非常重,精神有不忘。
杵臼孤无食,诗书卒致身。
佩琴重化蜀,衣锦却归鄞。
不废先君养,难忘旧日贫。
若翁仙去竟如何,手植琅玕已满坡。
门口直开三径入,楼中应待七贤过。
昼长苍雪飘帘幕,夜静清风响佩珂。
总戎司马旧春官,坐镇边陲众自安。
双阙朝元瞻御扆,六州行部驻雕鞍。
履声暂待金门漏,旆影还冲玉塞寒。
授受唐虞际,从容平勃闲。
宗英谁柄用,人望属槔闲。
晚侍经闱读,寖登规殿班。
听履领簪缨,忠言彻帝庭。
公方扶日月,我亦寄雷霆。
忧世形词色,卧家存典刑。
殄瘁人俱骇,伊余独永叹。
十年交义重,五日旧盟寒。
求去重维絷,欲归无羽翰。
皇上初更化,追锋诏语温。
同看三老起,今叹一身存。
别久劳魂梦,人亡溅泪痕。
麾节称循吏,三朝蔼政声。
治如黄霸最,心慕伯夷清。
诸道俱遗爱,两川尤著名。
千古盛周宗,皇朝实比隆。
位多穷贵爵,谁见立王功。
一语国先定,寸心天与通。
文昌星彩接奎躔,清世夔龙荷宠偏。
东省追班联玉笋,北扉侍直赐金莲。
吴门练影拟随马,钟阜欢声早卜鳣。
文采风流玉署仙,并游江左岁华迁。
匡时礼乐南宫藉,抗疏声名北斗悬。
花柳欣欣迎雨露,江湖冉冉隔云烟。
猗兰幽人操,绿竹君子德。
夭夭彼棘心,胡为久吾侧。
敕书颁处紫泥馨,又见乘轺出玉京。
文武缙绅萦别意,江淮父老仰清名。
煌煌天驷中宵现,矫矫龙媒万厩盈。
羽毛䬏飔双掌赤,磊落奇姿骋雄特。
兴庆池中得隽归,欢声已遍长安陌。
斗罢梳翎向大堤,雪花消处净无泥。
黄堂太守画最奇,爱写寒梅雪里姿。
繁花绽玉暗香动,老干屈铁苍苔滋。
任教玉笛吹夜月,自有春意生南枝。
皓雪晓山寒,棱棱赵氏子。
抱琴入长安,一鼓清尘耳。
冯门称高足,拟畅六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