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间无处著我辈,只可飞泉藓石边。


习气犹馀子虚赋,苦令猿鹤怨风烟。

好山倒合诗人管,新出东岩付此公。


略向画图曾半面,石床定许听松风。

不作秦人视越人,深怜里舍甑生尘。


恨无广厦容寒士,安得洪炉暖曲身。


草木照人俱有艳,珠玑满地不忧贫。

阳乌赫赫明高穹,火云不雨天西东。


晴波渴饮千丈虹,嘉谷槁死生虻虫。


金华赵宰亦悯农,陈辞涕泣呼天公。

云无心出岫。
游戏间、声名掀揭宇宙。
红尘事看透。

碧油幢、一开藩后,便思量早归去。
工夫著紧新城好,风月万家笙鼓。
游宴处。

不辞扶病触春寒,及此新晴一日闲。


云外经年见双阙,马头乘兴数前山。


清泉细酌巉岩上,佛窟同探紫翠间。

十年此地看花时。
醉题诗。
夜弹棋。

早辱交情厚,年来事辄同。


自知荣宦拙,甘为好诗穷。


凫雁且依水,马牛还信风。

报陟西枢掾,遥怜势未行。


葬亲尝有请,去国岂无名。


松菊关心在,江山到眼青。

春事倏已晚,飞花送啼莺。


长安三月三,水边尽倾城。


缅怀杜陵老,感之见歌行。

大柏森森护盘石,老聃踞坐三人立。


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应岂真实。


向者隐奥九九篇,才示指画意已传。

如镜平湖,菱洲深处堪归。
绿幕红栏,画船双桨轻飞。
风荷窈窕,映玉人、浅碧罗衣。

人生渺如寄,天地一蘧庐。


无酒喜留客,有钱多买书。


敲冰时煮茗,踏雨晚挑蔬。

茅檐日暖卧寒林,过午老翁鼾睡声。


扰扰红尘山下路,晓霜残月有人行。

江左诗人丁叟在,淮南木落看青山。


寻僧野寺秋风去,送客溪船夜月还。


八口艰难新歉后,廿年落魄醉吟间。

阿麟文采近西京,付与而公翰墨名。


今日如春堂上看,当年遗帖子孙荣。


元丰曲里承平话,小杜诗中战伐情。

甲申露布告诛曦,丙戌巴台已磔禧。


或谓禄媭非汉患,谁知田李遗唐危。


安州得祸闻人说,荆莫上功惟我知。

王孙囚冠安稳无,骨清肉健今更癯。


学似东山何所歉,才如北海莫言疏。


几年汉上狂歌散,今日山前幽梦馀。

佳人谅诚素,鸣佩若可取。


王孙忘情事,不学郑交甫。

大夫既授玦,捐之湘江中。


彼波到此潭,寂寂睡蛟龙。

补陀风月在,处处得真居。


一六同妙湛,三千皆宴如。

不到清溪路,人间千过春。


青溪人不老,应怜郭景纯。

中秋月,风露凄清光倍洁。
皓气澄霄万象沉,孤光散彩繁星灭。
中秋潮,江海鲸波此日高。
君不见燕然易水波桑干,东连鸭绿西贺兰。
古来战地骨成土,赤棘白草沙漫漫。
汉筑朔方置上郡,晚岁款塞惟呼韩。
故人分袂几何年,不谓乘轺到海边。
我守丘园甘已矣,君驰原隰尚依然。
有怀风月空相忆,无计杯觞可共传。
老眼看书成雾,介庵墨妙金篦。
波底斜阳红湿,绝胜彩笔新题。
往还不过酒三行,成败同观棋一枰。
东海敢言成二老,西湖自足度馀生。
朅来便觉废兹事,归去定须寻旧盟。
趣还宗老侍经筵,宿望吁谟信岿然。
引疾屡烦颁汉制,赋归先已买吴船。
去年趋召叨同传,今日求闲愧著鞭。
身名俱泰老尚书,叱驭宁辞万里途。
两地恩荣真赫奕,四川父老定欢呼。
乖崖袍带今重见,清献琴龟我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