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忘机亦忘言,政作口挂壁。


因君强一语,习气乃乘隙。


昨夕饮君家,看朱忽成碧。

万里故乡梦,五更残月钟。


去鸿书断绝,归燕语朦胧。


流水艳春态,好山呈晓容。

崇师金声,居士玉振。


芝兰道同,万涂一进。


妙语领略,后学标准。

壬戌孟秋,苏子夜游,赤壁舟轻漾。
观水光、弥渺接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
与客同,清欢扣舷歌咏,开怀饮酒情酣畅。

西风回首故乡情,何日为园学邵平。


已办孤帆冲夕浪,可堪万壑更秋声。


折腰为米追时辈,当面输心愧老成。

才微只合老荆扉,误窃虚名及盛时。


藜杖端须为刘烛,匏竽聊复预齐吹。


亨衢腾踔非吾事,客路逢迎仰己知。

超然之亭舒水上,绝景乃得天公偏。


石柱秋开金菡萏,星河夜落玉觥船。


独骑麒麟上倒景,下视蠛蠓空飞烟。

雨过知春。
把万壑千岩,尽满晴云。
旧游重到,携取芳樽。

画山画骨更画魂,范宽此中高出群。


君家八幅老笔墨,百年古箧铺香芸。


我来日出挂东壁,苍崖落雪飞纷纷。

公事赋诗纪行役,超然著笔良苦心。


匡庐哀湍走大壑,洞庭橘叶辞空林。


品题六印文章在,流落三朝岁月深。

登高作越吟,倚剑歌转哀。
木叶纷交下,征鸿亦徘徊。


西樵之游同数子,半酣太叫超然台。

慢撚么弦拨。
似声声、雁啼秋水,鸦啼寒月。
急雨跳珠随断续,此恨不知自发。

三十年来对户居。
相逢琐语画诗书。
碧云回绕青镫梦,紫燕常迎夕照车。

开卷神光射。
景苍茫、娄东法乳,有谁堪亚。
纵笔夏山宗北苑,横气巨然海野。

兰羞竹酒共登台,文藻江山半草莱。


彩笔自骄湖海气,白头相对弟兄杯。


云轻寒树千山合,日丽秋原一雁哀。

此老南来世可怜,鳌峰诗在至今传。


想应胜概须题品,未必忠良浪播迁。


绍圣论诗元在剥,儋州归路自通天。

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
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
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
三复诗翁白雪篇,渴尘俄得醉心泉。
高人固已追摩诘,好句还应压玉川。
快似凉风来木末,清如皓月出云边。
白露浥宵桂,月满浮云山。
遥想山中人,与我身俱闲。
少日曾陪供奉班,流浪三千随百蛮。
莒侯之燕处,层台逾十寻。
俯镇千乘国,前瞻九仙岑。
勿作西州意,姑为东武吟。
君不见绵州官府诚磊落,越王楼观翔寥廓。
又不见昔日荆州分上游,举世独传王粲楼。
蕞然土木何足数,托名胜士真难休。
观风使者入松关,为向闲人问太闲。
潦尽正怜秋后水,云深偏爱雨中山。
陈郎节指西川去,马子帆朝北斗还。
闲爱孤云静爱僧,山中秋夜兴逾增。
竹通深径清风足,松倚高坛霁月曾。
露气侵阶惊蟋蟀,雨声入户避蚊蝇。
平生心性爱宽闲,又作新堂傍旧山。
云石巧当斜径处,露泉时滴小池间。
老来书策元非课,世上功名岂有关。
山长南来如旧约,初成春服又新堂。
清泉偶怪乾时细,白日真从静里长。
云外诸峰轻露碧,风前百草暗传香。
茶山居士惠山行,六月虚堂昼不扃。
何处清风能此客,向来大暑似繁刑。
吟筇缓待东山月,征旆遄朝北斗星。
一笑超然上我堂,向来芥蒂已全忘。
党园四皓非吾座,洛社群英亦此觞。
江上共惊云散早,山中还爱水流长。
九月花开菊正黄,今年时物应秋光。
无诗可拟登高赋,有酒还登望远堂。
径转东南须策杖,岩朝西北合焚香。
一泉一石皆君赐,敢谓山林远庙廊。
鹿洞胜游空旧榻,颍川奇梦有今堂。
厓悬老树冬逾劲,畦引清流岁不荒。
五更风雨阻游人,树杪重泉枉自新。
最爱南塘两门客,晚年于我独情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