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稚子今朝是两周,新衣戏舞拜前头。


伤心孺慕声声切,母在重泉听得不。

五更残梦正迷离,窗纸光明烛焰迟。


却忆去年当此日,催人晨起早朝时。

鳌禁辍颇牧,熊轼赖龚黄。
一时林莽千险,蜂午要驱攘。
金版六韬初试,烟敛山空野迥,低草见牛羊。

文倚马,笔如椽。
桂殿早登仙。
旧游册府记当年。

岂无鱼雁懒传书,枯蘖春风不用嘘。


只有简编遮眼在,马牛犹得远襟裾。

仕已都无喜愠三,有弦不解但操南。


归来稳上论思直,政尔民情已熟谙。

虎榜初传淡墨名,饶山何重泰山轻。


日边未得春风力,江右惟高月旦评。

再拜新篇极主臣,咏真何必更寻真。


论心十八年前事,诗律交情更可人。

仕路何曾乐,迎亲却是荣。


诸公新引类,难弟久专城。


便恐班朝著,无劳仗友生。

昔在慈恩会,交新意已亲。


相逢游宦处,不比后来人。


共度衡阳夏,平分岳麓春。

小楼巀嶭乱山横,独倚朱栏度晚晴。


忽听如簧语音好,只缘高处最宜莺。

裁剪群英荷化工,闲中无计答春风。


自锄花径平如掌,要使荆榛一扫空。

燕羽差池何处归,衔恩春傍主人飞。


定须借与一巢稳,十载飘零事事非。

门外烟花看不厌,东风故为客开帘。


如今乐极思畴昔,长是春深未解严。

锦带吴钩轻薄儿,三三五五竞花时。


太平乐事从谁得,费尽经纶尔不知。

春服何当咏舞雩,凤池今是鲁真儒。


向令未解边城戍,能对东风一笑无。

水边梅柳倍精神,总趁晴天作好春。


多谢东君惜花意,不教风雨废芳辰。

十载钱塘云汉间,江声梦里听潺湲。


他山纵染千寻碧,不似西湖一带山。

枉费花工着意催,漫山桃李总非材。


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

花径风来百样香,卷帘春水绿池塘。


如今万事销磨尽,四卷楞伽味最长。

昨梦中宵拾夜光,晓惊新句堕书旁。


英游只合陪青琐,伟论何须列皂囊。


溪上林峦新紫翠,船头橙橘半青黄。

天仗传呼出紫宸,危楼侧畔听鸡人。


班前不是轻翘首,毫发龙颜认要真。

先皇龙飞登俊英,岁在庚戌君飞腾。
甲戌今皇临大廷,郎君接武振华缨。


尚书光禄郎而卿,分曹右选参本兵。

始焉来此学分弓,定计初筵画诺中。
击楫少能思祖逖,同舟多赖有娄公。
老怀不奈周南滞,佳客今成冀北空。
帘卷红楼拍手看,星轺迅步上鹓鸾。
皇华节下留佳政,玉笋班中作好官。
卿相致身时则易,忠贤得路古来难。
双凫旧作朝天计,一鹗新收荐士书。
不惜持杯相暖热,白头慈母最怜渠。
四海人物如晨星,老成典型公一人。
秋月玉壶光皎皎,飞鸾不骖翔八表。
寒花晚节纷其香,春风笔底多甘棠。
海濒老同年,五载依宇下。
春风舞蓑笠,爱日曝田舍。
喜无撞搪吏,追逐款段马。
春雪漫空竹树低,紫骝愁湿锦幛泥。
光腾玉殿迷银烛,冻合金桥失绛霓。
已拟典衣沽腊酒,何如拥被听晨鸡。
解组轻千里。
趁朝来、风高气爽,波平如砥。
试问馀恩深几许,江阔秋清无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