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村杏野桃繁似雪,行人不醉为谁开。


赖逢山县卢明府,引我花前劝一杯。

荒凉旧兰若,古屋两三重。


庭下已无柏,涧边唯有松。


石阶生薜荔,香座缺芙蓉。

一树梅花掩旧居,主人仙去客来疏。


白头留得吟诗友,每见郎君勉读书。

求福招提小步廊,忆携诗卷共追凉。


年来行处常迂路,才近君家即断肠。

十日西行过永济,时时细雨湿衫衣。


多情会得山神意,犹恐行人欠翠微。

乱后僧何去,门闲落叶时。


画昏秋蠹老,斋断午禽饥。


罢说传心法,犹看赐额碑。

一笑相逢李伯时,树阴匝地绿云低。


林梢落日犹馀丈,天下好山多在西。


我醉欲归须客送,君装已趣尚鹃啼。

坏垣荒径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


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


杯馀漱齿呼新茗,石上题诗剥古苔。

西溪梅花千万树,低亚凝香塞行路。

永兴两树最绰约,素艳孤荣门相顾。

飘黄拂绿傍香楼,春寒日暮含清愁。

去涧依依鳄渚潨,来云早向凤山蒙。


乡关暌隔兹方始,仆马瘏痡此曷终。


身陟闽峰高最处,眼看潮海近无中。

此日不再得,此岁其如何。


此岁还此日,一觞当一歌。


往事成陈迹,流光逐逝波。

岁事催行李,时光只客船。


历头忘了日,符面已新年。


北斗天颜近,南溟地脉连。

永宁峰寺僻,高座亦为邻。
曲径无人到,云松自可亲。
异花飘法界,幽草发新春。
山灵应也厌嚣埃,宛写幽尘篆绿苔。
望气莫疑非尹喜,附舆须自是韩哀。
侧骈翠壁侵云起,斜抱横流卷地来。
金华仙人玉局翁,清都台观五云东。
十年丧乱残碑在,前代风流二老同。
海藏出云龙起蛰,松坛过雨鹤盘空。
落日洲渚明,水石鸣滩声。
临眺一何乐,共此人境清。
游子未忘情,亦复小诗成。
界石巍巍表县封,永昌桥上午阴浓。
渔郎不复歌前代,野老犹能说太宗。
几里护村堤似玦,大河分派水如龙。
雨欠农忧燥,风多客苦埃。
犹寒莺未出,将社燕还来。
桃放红凝脸,梅飘粉褪腮。
河南名县固多矣,有底永城天下闻。
大抵地因人后重,固知千载有知音。
立石平如削,飞云近可梯。
莫穷千古胜,但惜众山低。
灵草经春长,珍禽隔树啼。
古渡荒城瞰碧天,茑萝斜挂夕阳烟。
寒溪不断流今古,枫叶辞秋过客船。
距城才百里,世路便难平。
碣石唐人墓,桃源晋地名。
危谯依岳势,荒市带溪声。
移舟暂泊钓鱼矶,一径委蛇入翠微。
落日园林鸡犬富,秋风平野稻粱肥。
农翁但道征徭重,啼鸟那知世事非。
晓日风尘暗,披襟乍觉寒。
关山诗句瘦,风水客行难。
波影自明灭,烟痕故曲盘。
谁料卢龙塞,今番任意过。
山城休市早,路柳阅人多。
郭外残碑影,河干发棹歌。
东风习习春将夏,宝马香车如放假。
夹道松杉满径阴,黄鹂坐语春风下。
偏反绰约逞娇颜,徘徊终日不知还。
三湘陌上逐臣归,万石亭中送客时。
拄杖披榛行莽苍,汲泉磨藓看魁奇。
天倾五色遗娲补,谷变千年出岘碑。
壁间得微词,语尽意有馀。
摸传岂真知,无乃势所驱。
从来碧纱笼,不护寒士书。
数程奔走倦征车,喜过蓬仙旧隐居。
秀气峰峦排户牖,清风楼阁锁图书。
一从高步东山起,重见深秋少室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