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发故人少,相逢意弥远。


往事共销沈,前期各衰晚。


昨来遇弥苦,已复云离巘。

霅水徒清深,照影不照心。


白鹤未轻举,众鸟争浮沉。


因兹挂帆去,遂作归山吟。

四海一居何处卜,北窗祗取见家山。


要无名利来心曲,便有园林出世间。


拙宦莫兴三黜叹,老归未厌百年闲。

当时得意两心齐。
绮窗西。
共于飞。

投弁归柴荆,时晦企遵养。


颇谐筑搆庸,亦遂灌植赏。


素履暮已定,空法独结想。

山客戒明发,朋故来攀留。


岩潭窈叵测,险径增离忧。


曰余负幽僻,诵古歆远游。

阅图访名奇,久钦苏门山。


危峰罗县牖,积石喷鸣泉。


情吟激卫女,嘉遁招古贤。

浮海伤固穷,逾河叹诚迈。


濯缨万里流,高视九州外。


功成奔运徂,气至流飙代。

鲁连蹈东海,介子逃西山。


方舟信超越,岩径安可攀。


扬烈犹靡惩,置金徒嗟叹。

剑水烟云宝气消,龟峰猿鹤巳难招。


读罢旧题空泪落,省闱风竹晚萧萧。

吏散长安日杜门,故人相见暂开尊。


人情棘上青绳变,身事池边老凤蹲。


阅尽世途惟自信,别来幽抱可谁论。

幸到六旬初度日,众中吾亦白头人。

滥随鹓序升朝久,谩对椒花献寿新。

樗干岂堪为巨室,草心长许奉阳春。

间阔忻逢诸葛丰,不应阮籍哭途穷。
拟留重客倾家酿,更喜贤郎有父风。
诗思凭陵烟雨上,宦情抖擞簿书中。
月寒霜树久相依,春去风花各自飞。
远信已随潮水断,故交浑若晓星稀。
绨袍可恋知谁在,青镜频看叹昨非。
依然且作住庵看,茆屋三间办不难。
户外莫容千驷马,客床唯置两蒲团。
深林藏虎风长怒,短木支门睡自安。
山中百事且休闻,也莫参禅莫鍊神。
缠树古藤无了日,随风乱叶岂由身。
闲来景物吟方到,静处工夫识始真。
赢得青山终老看,闲身受用不须多。
风霜落木时将暮,功业无心镜懒磨。
道士共联石鼎句,村童能和草庵歌。
大有公卿弗似吾,一枝藤上挂葫芦。
旋疏苔石通崖溜,自祝山神保鹤雏。
休羡铭旌题极品,试将槐树植三株。
分明来日已无几,还似参禅未透时。
吟骨纵清难免死,黄菁多啖亦充饥。
题诗遣得山精去,近俗偏将古墓夷。
十万买山浑可事,放教身死骨犹香。
不知筋力何年尽,看到杉松几尺长。
管郭岂能谋富贵,诗书元自著兴亡。
敢慕昔贤居旷达,分甘吟骨寄山阿。
刘伶常备随身锸,陶令曾为自挽歌。
未必浮生于此悟,算来忙处为人多。
草塘相望隔重云,愧我为兄蚤哭君。
少日对吟听夜雨,老来无计抚孤坟。
泉台冥漠唯增感,人事安排已十分。
外家后事凄凉甚,老妇思亲哭最哀。
今日青山留我在,他年寒食望甥来。
极知造物成吾志,可但精灵慰夜台。
因缘还是范湾边,乾巽峰高四应全。
千古青山逢具眼,数茎秋鬓近衰年。
倒骑黄犊循来路,贪看行龙下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