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尘俗徒希勇退高,几时投迹混耕樵。


神交不间川涂阔,直道难因老病消。


魏境民流河抹岸,颍湖春早柳萦桥。

日跂高风谢世纷,只思移疾卧漳濆。


万钟糠秕常知慕,三径蓬蒿欲自耘。


忠义心诚终老合,仙凡岐路此时分。

昨非今是未嫌迟。
一塔长存鬓已丝。
范陆诗名为劲敌,湖山佳处著新辞。

野情漫对三眠柳,幽思空怀九畹兰。


他日倘从春步约,湖边一笑似非难。

老去惟思彻骨清,便无弱水限仙瀛。


士龙犹记当时梦,梦想如今海上城。

坐断天台四五年,居山心迹两超然。


谁能更看纸上语,且守自家方寸田。

薄阴疏雨湿春容,两岸增添绿与红。


短棹悠悠了无事,却怜云水旧匆匆。

十年壮节下清都,鹢首常辞负弩驱。


一棹西来黄篾舫,闸胥指点若樵渔。

鸡栖茅屋青苔上,犬吠白云流水边。


白发老仙人不识,草衣自种岭西田。

信马苏公堤上行,水边鸥鹭不曾惊。


春波满眼湖光细,花片飞来雨点轻。


天上碧云如有咏,楼中红袖谩多情。

且观神女为行雨,莫问郎官应列星。


芳草到门无俗驾,好山终日在湖亭。


白鸥共戏荷叶小,黄鸟乱啼杨柳青。

宿酒犹多睡未忺,好风何处散香奁?


可教春日闲瑶瑟,而使杨花扑绣帘。


削迹不烦三顾重,息机将废六壬占。


今朝画省无公事,又得从容少避嫌。

楼外湖光白渺茫,楼中少妇试新妆。


行年将近半百岁,大醉岂能千万场?


织锦绣裙飞蛱蝶,白描歌扇睡鸳鸯。


垂杨满院无人到,芍药花开日正长。

是何人、丝丝糅熟,螺蚊一缕堪理。
铜驼阅尽兴亡泪,只向筵前争嗜。
春灯市。
朴遬参邦彦,幽忧负主恩。
投身采樵路,脱籍上车门。
病肘垂杨老,尘眸覆鉴昏。
病馀颇厌肉,欣得僧庐蔬。
僧窗亦明洁,可以观我书。
弟兄冷相对,因著柏酒醉。
多年京洛寓灵台,贪见三山缥帙开。
野鹤据轩真冒禄,跛䍧生奥苦为灾。
茂陵养疾愔愔骨,庄室刳心寂寂灰。
七十引年遵礼经,君家何事最为荣。
清朝叔侄同辞禄,归去田园尽列卿。
远近溪山资胜赏,往还舟楫称闲行。
彼美东南隽,尧时作外臣。
有何归去物,全得老来身。
一节都无变,平生总是真。
选得烟村寄掩扉,拙谋翻似解忘机。
名场未入老将至,乡信不来春欲归。
窗背晚阴黄鸟语,簟横幽径落花飞。
老归江上村,孤寂欲何言。
世乱时人物,家贫后子孙。
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
泮宫人物最清修,杖履时寻水石幽。
已听老僧谈出处,更邀逐客共赓酬。
浮云过眼空千古,巨浸观身袛一沤。
京江别我正坚冰,拂袖归来道更增。
又见岭梅来驿使,懒将庭柏对谈僧。
半廊冷月溪山雾,一炷幽香殿阁灯。
占得溪堂一事无。
老夫作计未全疏。
数株翠柳仍连苑,十亩红香恰称湖。
少时亲手植双松,昼爱层阴夜听风。
今日岁寒逾五纪,也应心似主人翁。
密径修筠郊外居,小亭随意榜归欤。
等闲早暮携筇到,池沼东头是旧庐。
池阁孤清瞰碧流,太虚怀抱物华秋。
圆蟾默有中宵约,几点闲云为我收。
轩外长溪溪外山,卷帘空旷水云间。
高斋有问如何乐,清夜安眠白昼闲。
乌巨东西气候秋,子湖冈陇暮云浮。
欲观古佛丛林地,只用凭栏一举头。
累岁辞荣得帝俞,老来天幸更谁如。
腰间已解黄金印,归有田耕二顷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