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入都门三十年,秋风归兴忽翻然。
久供尚药回天眷,剩有良方与世传。
白发光阴闲后好,青山杖屦醉来便。
君恩深重许悬车,雪鬓霜髯七十余。
范蠡五湖知老矣,陶潜三径赋归欤。
风高碧汉扬修翮,水满沧溟纵巨鱼。
濯濯秋江生暮凉,送君南浦棹相将。
分携岐路今千里,不尽离愁此一觞。
白首吾生空浪迹,少年意气尔飞扬。
濯濯长江万里清,淄尘难染素衣轻。
孤琴月底辞单父,匹马花间又锦城。
佐政龚黄还老练,献筹尧舜是峥嵘。
遗金在道吾亦攫,入朝争名战自恶。
胡为徒手长安归,骨瘦脰长如野鹤。
君不见饥鸱低飞啄腐鼠,饱鸣人屋人射女。
茆屋书声何处寻,五峰旭日到林阴。
梧桐早漾疏帘影,葵藿潜倾晓露心。
过隙白驹怜景急,语梁玄燕识春深。
春江柳色新,别酒易成醺。
自厌久为客,难堪又送君。
溪晴沙度鹤,地暖水生云。
廿年不踏长安地,梦想朋游醉文字。
闻君持节渡湘来,喜入镫花照无睡。
知君慧眼湘月明,信君澄怀湘水清。
闲曹无一事,时为送人忙。
归路及秋尽,离人知夜长。
雪花寒淅沥,云树远苍茫。
君家好兄弟,同我客长安。
意气各年少,笑谈常夜阑。
但逢花窟暖,不放酒杯乾。
堆案簿书麻缕缚,偷闲不肯望丘壑。
劝农催赋亦有情,走马看山欣出郭。
而今身闲得婆娑,青鞋踏遍苍山阿。
片帆已买自难留,楚水吴山两地愁。
莫为梅花留邓尉,故人多半在扬州。
江北久无画松手,作者昔数留晋江。
盛名早时动海外,晚年流落偏佯狂。
日抱长松换米吃,枯根败鬣愁荒唐。
为厌风尘作客难,且依仙吏策轻鞍。
燕台碧树云初转,秦望神芝露未干。
岂有侯门怜骏骨,好从海客问金丹。
数声横笛起江楼,旅雁南征去不留。
人似六朝工赋别,地当三楚易悲秋。
香蘅好作灵均佩,宝瑟能传帝子愁。
柳絮飞无赖,君归灞水东。
溪临衫影绿,花踏屐痕红。
此去风生袖,重来诗满筒。
十年游迹半海内,山高泽大目匪夷。
未知涨海以外更何物,梦飞不到身亲之。
君也岂浪游,吾宁为饥驱。
黄叶声中上小楼,故人风雨下归舟。
尊前草木江天晚,笔下云山海国秋。
谁识吹篪行市上,遥怜击楫在中流。
握手临歧泪欲流,问君何事便登舟。
吴淞江冷风初落,西子湖空月上楼。
衣袂飘零游子泪,溪山萧瑟故乡愁。
蜀山千寻立,奇势凌穹苍。
岷水万里走,怒流吞沧浪。
南连楚越腹,北际秦陇吭。
方域开全晋,权纲委巨公。
深仁吾所导,实惠尔常蒙。
旷阔归儒术,周流见治功。
秦皇寤寐茅盈语,锐意长生欲轻举。
徐福药就仙骨成,云海茫茫但延伫。
东西日月秋复春,海变桑田更几人。
忆昔舟泊云锦溪,溪上故人知为谁。
读书亭中不草草,永平人物入深讨。
生平藉甚梅子真,我乃晚遇情相亲。
南极苍梧郡,江山号胜游。
海天晴动水,峡月夜随舟。
吾家父子接兰皋,叔侄才名领誉髦。
准儗千金来骏市,却怜一技赋燕曹。
珠宫明月文章色,铜柱摩天气象高。
三秋风色急寒砧,江上飞云恋故岑。
袖拂青乌生顾盻,尊开绿蚁动行吟。
金银夜识龙光气,去住时关凤渚心。
河汾早负干时策,此日翻成泛海游。
高弟谁从观庙器,名山聊复访坟丘。
风涛乍转诸星晓,岛树长青万壑秋。
春来愁雨复愁寒,此夕怜君各尽欢。
明日舟行三十里,城中山色隔城看。
飞旆楚南下,别筵河上秋。
独怜仙令去,君是故人流。
门种五株柳,阴垂百里庥。
蘼芜绿遍柳垂丝,黯澹东风乍别时。
兰若晓钟乡梦断,布帆春涨客程迟。
月明湘岸闻猿啸,花落黄陵共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