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书晓下禁门东,白璧黄金出汉宫。


祖帐一时传道路,车尘到处走儿童。


秦云夜拥函关月,陇树秋开剑阁风。

黄阁功成尚黑头,遽将簪组付沧州。


商年伊挚初归政,汉代韦贤早拜侯。


东观藏书三殿草,西风倚棹五湖舟。

旧臣南去宠光新,熟路宁劳复问津。


三品奏功初赐诰,六堂承学久书绅。


行边菊色聊经晚,到日梅花渐及春。

泽国芙蓉照水新,祖筵遥对夕阳津。


久期北阙司纶綍,还向南都领缙绅。


千里盈亏频看月,一番离合几经春。

远别伤春日,襄阳路更西。


习家池尚在,堪听白铜鞮。

嵩少何年出,遥寻庞德公。


宁知高士宅,只在鹿门中。

中朝枢筦上台尊,玉帐三移镇北门。


五部单于趋受印,百蛮乌浒率称藩。


青山新乞王官谷,绿野先开晋国园。

云间自昔多才俊,二陆文章著西晋。
君家兄弟际明时,袖然并以能书进。
文皇在御涣纶音,双凤翩翩入翰林。
忆昔事太宗,从容侍帷幄。
时时被顾问,密迩居馆阁。
维公我最厚,交契得所托。
圣王御宇垂三纪,海内贤豪相继起。
宰衡之任厥惟艰,爰立于今几易矣。
闽海福唐首地灵,挺生人杰重明庭。
逢掖登庸玉带归,近来亲见古应稀。
两朝旧学传黄卷,一代完名映紫微。
西洛园池增胜概,东城冠盖掩前辉。
遥持玉节镇长安,百辟严趋仰豸冠。
私谒不通霜满面,秋毫无犯铁为肝。
一封丹诏来春殿,三品清衔贰夏官。
简书分陕羡贤劳,几见巡边树节旄。
战马不嘶饶苜蓿,耕农无事醉蒲萄。
三春雨露滋三辅,六籍经纶济六韬。
平生豪气薄云霓,鲁直曾劳御笔题。
才大似嫌秦地小,名高翻觉华山低。
争看赤手扶黄道,又见徵书降紫泥。

元老扶三圣,台衡领百司。

山川钟秀气,宇宙际昌期。

率土瞻神观,中朝肃令仪。

海珠寺前一杯酒,送君奏凯还京师。
君还京师我独留,执手不忍遽别离。
与君一载同相处,君总刍粮我军旅。
大夫能赋爱登楼,五月云帆到鄂州。
广汉长江俱万里,白云黄鹤已千秋。
吴人猎远兼苍野,夏后祠荒带碧洲。
冠裳通旧镐,礼乐重留京。
寅直闻咨伯,词华记荐雄。
路依江树远,梦忆炬莲红。
司农拜命向长安,满目甘棠四野看。
枫陛行瞻曳履重,椿堂先得舞衣欢。
旌摇王屋冲星晓,酒尽苏门对月寒。
昔余寄薄游,并公宰闽邑。
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栖棘。
拙劣守故丘,公独崇明德。
钟阜龙蟠赤帝庭,更从北斗借文星。
燕台仙侣怜双管,白下诸生有六经。
璧水细通玄武曲,讲堂朝对孝陵青。
画省尚书重,留都北斗边。
九霄新斧钺,八座旧神仙。
名姓填金日,声华曳履年。
几载不相见,相看倍黯然。
人情怜旧雨,天气入新年。
白发残镫里,清樽古驿前。
归舟重过我,杯酒复觞君。
白雨昏天末,红炉暖夜分。
来从茅口路,去卧洞庭云。
钟阜龙蟠赤帝庭,更从北斗借文星。
燕台仙侣怜双管,白下诸生有六经。
璧水细通玄武曲,讲堂朝对孝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