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

又非他、今年晴少,海棠也恁空过。
清羸欲与花同梦,不似蝶深深卧。
春怜我。

楼台烟雨朱门悄。
乔木芳云杪。
半窗天晓又闻莺。

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
况雁门阨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
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

看飘飘、万里去东流,道伊去如风。
便锦缆危潮,青山御宿,烟雨啼红。
愁是明朝酒醒,听著返魂钟。

送春待晓。
春是五更先去了。
我醉方知。

殷勤欲送春归去。
白首题将断肠句。
春去自依依。

一鞭清晓喜还家。
宿醉困流霞。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青春不识回,岂但春去闲。


何以永我日,妙香横博山。

招提在南山,共著蜡屐登。


世无谢康乐,此事谁复能。

西湖天下胜,咫尺安得往。


青春不可追,老力亦难强。

微生感年衰,谁能惜春尽。


政恐厌黄梅,吴杨出蒸菌。

来禽着青子,红叶护残春。


但使风味胜,不愧桃李门。

孙郎惜春句,平澹古未闻。


譬如春江波,因春自成纹。

混沌七窍凿,可恨倏与忽。


人生寒暑间,万古长出没。

去觐毗陵日,秋残建业中。


莎垂石城古,山阔海门空。


灌木寒樯远,层波皓月同。

笔下自然诗料饱,天工饤出好山溪。


鱼知水暖不胜跃,莺见花飞只管啼。


树头鸠使妇唤雨,屋后竹教孙出泥。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
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

碧浪摇春渚。
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
委曲经过台下路,载取落花东去。

只惯娇痴不惯愁。
离情浑不挂眉头。
可怜恼尽尊前客,却趁东风上小舟。

倚东风、画阑十二,芳阴帘幕低护。
玉屏翠冷梨花瘦,寂寞小楼烟雨。
肠断处。

野水,苍树。
落红飞絮,芳草长堤。
垂杨古渡,只是无人。

春色三分付流水。
风风雨雨送花休。
韶光原自不能留。

风飘万点红,零落胭脂色。
柳絮入帘栊,似问人愁寂。


凭阑望远山,芳草连天碧。

水浅鱼争跃,花深鸟竞啼。


春光看欲尽,判却醉如泥。

不等薰风已问津,小楼无处认蹄轮。


极知中岁难为别,未必明朝不是春。


黄鸟闹时山寂寂,绿阴深处水粼粼。

老翁欲作送春诗,借问春去将何之。


连朝醉不省人事,昨夜春归更不知。


客装欲趁春归去,家在西湖绿阴处。

东君此去几时来,雪里梅根待暖回。


莫似仙家寥落甚,蟠桃千岁始重开。

去年春尽在宜春,醉送东风泪满巾。


今日春归倍惆怅,相逢不是去年人。

宜春台上送春归,泪滴金杯不自知。


懊恼黄莺解言语,飞来唯见落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