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小人故怀土,游子更思乡。


里堠经双只,邮亭宿短长。


暮栖乌反哺,春去雁随阳。

为惜庭闱别,方惊道路难。


醉怜山月古,病怯野风寒。


驻马询农耜,临溪问钓竿。

闻君欲脂车,辗转睡不安。


忧心顽如石,百计不可宽。


鸤鸠只在桑,归雁乃云端。

不比人心惊岁移,且看雁影逐春归。


明朝已办椒花颂,相对一尊忘是非。

流年忽忽双蓬鬓,薄宦纷纷一旅亭。


惟有长官衫色在,至今犹与眼俱青。

三年惠政留岩邑,千里归舟犯恶滩。


乌鹊信传知渐近,白鸥盟在未应寒。

知稼堂中一味闲,卷帘终日卧看山。


虽无微禄供贫病,幸有新诗伴往还。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长大有南北,山川各所之。


相逢孤馆夜,共忆少年时。


烂醉百花酒,狂题几首诗。

星出方问宿,睡眼始朦胧。


天光见地色,上路车幢幢。


时物既老大,众山何枯空。

喔喔鸡鸣晓,萧萧马辞枥。


草草名利区,居人少于客。


生期三万日,童耄半虚掷。

地僻嫌溟隔,民穷患岁侵。


共怜时雨润,同戴帝仁深。


谁识冰霜性,中含造化心。

宦业如公少,勋阶未有涯。


勋如登泰岳,阶合筑堤沙。


鸣雁归中泽,云霓陋旱车。

两岁东州不自知,人情全在欲分时。


饯行连日侵银烛,送别临岐驻玉羁。


望见蒙山思马耳,路经沂水忆河淇。

微风急雪点微茫,渔浦江边上客航。


逆水趁潮如顺水,他乡送客似离乡。

湖海今年最倦游,春来新上浙西舟。


天寒岁暮钱清路,又踏严州向婺州。

一派清江两岸平,湿云将雨暗柴荆。


十年一觉荆州梦,通济江头沌里行。

未说离家日日晴,离家三日雨如倾。


津头小吏询名氏,但道当年段墨卿。

破艇冲风去似疑,短篷经雨漏如筛。


无端更着连宵雨,大似波神得厮欺。

石如鹅卵水如玉,安溪戈□清有馀。
我侬舟中多乐事,坐□看□□□□。

山头小雨云如衣,山下白烟是□炊。
永嘉上流无驿路,永嘉舟中宜赋诗。

思远楼前罢登眺,华盖峰下好吟哦。
东瓯舟子趁潮去,棹讴不似竹枝歌。

此去京城五千里,川途修阻万山峨。
好山好水且消遣,欲说离愁将奈何。

容城洞口朝雨霾,江心寺下早潮回。
永嘉山水自好在,永嘉过客不重来。

江南十月如春晖,不知北土霜霰霏。
揽屿亭前橙荐酒,瑶□岭上汗沾衣。

野春平碧生暖烟,虹桥南畔沙漫天。
潞阳河上见酒旆,直下复有钓鱼船。

五里河边修禊时,犊车载得细君归。
河边柳色迎草色,山云结雨行人稀。

秋庭怅望别君初,折柳分襟十载馀。


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


携樽座外花空老,垂钓江头柳渐疏。

曲曲寒塘点绿蘋,霜林远映倍精神。


照来光影宜朝日,别已经年见故人。


黄菊为怜依晚径,青松独许作芳邻。

旦发卫水阳,极意恣所往。


名山谐夙慕,绝境发奇想。


含情眷明牧,赍具资胜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