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身非绝粒本清羸,束挂仙经杖一枝。


落叶独寻流水去,深山长与白云期。


树临丹灶寒花疾,坛近清岚夜月迟。

千峰隔湘水,迢遰挂帆归。


扫月眠苍壁,和云著褐衣。


洞虚悬溜滴,径狭长松围。

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缘不自由。


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


精神常与天来往,躯壳不知谁滞留。

岂不逍遥自乐真,世闲何地可容身?


碧桃秋月原无物,丽日祥风只爱春。


天上尽多知己友,尘中安得见心人。


赤虬一跃蓬莱近,又恐丹邱有宿因。

学道无魔道不成,神人得计是无名。


光风自觉长潇洒,明月何曾有死生。


早悟梅花难养性,何如福地别寻盟。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

阮郎正好住天台,玉女多情忽放回。


雨散云收一天碧,薰风吹梦到瑶台。

夜梦孤山放鹤翁,道人忙打五更钟。


觉来摸索□□月,笑指枯藤问晓风。

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


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


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

吹彻瑶笙一鹤东,只含明月喷芙蓉。


到来沧海樽前雨,归去丹丘鸟外峰。


月洞夜凉蟾养魄,露房秋早鹿生茸。

仙游何必怅离心,楚水吴山鹤上吟。


更想清晨诵经处,蓬莱宫殿五云深。

云卧山房秋草青,步虚声断月冥冥。

凄凉行到空坛上,拾得松间旧鹤翎。

烟霞宁久别,归去礼元君。


养道看黄老,将身寄白云。


人依松作伴,身远鹤同群。

仙台飞鸟外,灌木隐琳宫。


归路多瑶草,还山尽锦峰。


浴舟临野水,飞佩入寒松。

仙房深锁白云间,君子胎仙共一山。


千个虚心雍伯玉,一丸浮顶葛洪丹。


瑶台霜莹箫声迥,珠阙风微羽驾闲。

龙子遗将海藏方,换除烟火世间肠。


三花树顶千秋雪,七宝宫中万杵霜。


琼管绿箫通廓落,碧文金检佩琳琅。

曾从老远说遗经,净影堂前几岁听。


未必右军今有笔,莫将轻易换黄庭。

笋为冠子鹤为衣,铁弊双鞋只欲飞。


知白自为天下谷,昏昏默默是玄机。

云房覆清址,犹自锁虚寒。


耿耿鹤一只,萧萧竹数竿。


友人留药饵,弟子宝簪冠。

大道于人自不赊,未须终岁学三车。


云开笙鹤延真驭,指绕风雷辟众邪。


玄牝谷中金母室,至阳门上玉皇家。

利剑不刺鼠,大钓不联鲕。


天昏白日沉,剑决浮云披。


地荡海水摇,钓引九鲸縻。

玉洞秋有花,蓬山夜无鬼。


岂知浮云世,生死逐流水。


瑶台歌一曲,曲尽五烟起。

十里平郊不值人,解鞍依约记前春。


问年已复惊身老,遇境犹能发兴新。


泉涨池冰舒雁爪,霜团庭桧叠龙鳞。

不见先生已数年,相思惟是诵嘉篇。


因来守郡空山里,又喜通名画戟前。


抵掌剧谈犹矍铄,堆胸豪气尚蜿延。

驱役精魂入大幽,满编奇绝尽冥搜。


不教天地略容隐,应与鬼神同访求。


海藏光芒开宝玉,羽林锋刃立戈矛。

先生状貌古,瘦健若老鹤。


秋风唳清霄,寒响满寥廓。


一腹冰雪词,勿为俗人作。

先生若孤云,两在隆山见。


清标瘦弥耸,秀骨老愈健。


高谈吐深诣,大句写精鍊。

寿宁孙老画壁下,当日偶同君此行。


是时众里略一揖,自尔乃得君诗名。


风驰雨绝十五载,此地忽尔相逢迎。

通玄道士苦修行,坐见桑田几变更。


云屋苔封烧药灶,风林花落煮茶铛。


休粮剩有青松啖,却老应无白发生。

一径秋风老碧苔,柴扉掩昼少曾开。


诗书门户无人到,只有通玄道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