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


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


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频年东国赋无衣,百粤犹然狩六飞。


彤管几曾参讲幄,玄戈空复仗戎帏!


徵师已审皇情重,扫境犹惭臣力微。


从此群公须努力,星轺到处即天威。

传闻使节下牂牁,天语衔来识圣波。


南国衣冠犹似昔,北门锁钥竟如何?


时危还说依铜马,道阻徒劳想玉珂。


料得枫宸能烛远,黄麻紫綍不须多。

十年郢里追陪后,百二秦关保障中。


分陜古时惟召伯,三城今旦有张公。


云霓疏自忧天切,鸿雁诗偏悯旱工。

移民终小惠,罪岁始多侵。


当道矜豺虎,驱人忍兽禽。


何官思野色,惟帝达天心。

臧圭行急病,汲节矫便宜。


自古贤臣事,于今圣主思。


收人宁问乏,遣使尚忧迟。

兽食人犹恶,民饥兽所怜。


官言终坐毙,帝念久颠连。


昃日分宫膳,飞云入灶烟。

易子春秋讳,分翁楚汉欺。


犹言家不计,或在势难支。


今日虽荒馑,皇恩积岁时。

独怜不见竹坡翁,慕竹楼高月已空。


欲点山茅照西所,一瓢无计引春风。

忽然土木见经纶,岭海于今一使君。


忙杀多年簿书手,可能谈笑起斯文。

海边西望海云遮,何处怀沙不见沙。


壁上画图君试看,冷香今日落谁家。

定山归后再清康,夜半呼儿喜欲狂。


梦遣长须来问病,故应早岁见羹墙。


文靖一生随老笔,太虚四大作禅床。

清江在何处,限以龙王大孤彭浪之险阻,鄱阳彭蠡淮海之波涛。


会稽在何处,钱塘江边风浪恶,金山寺下鼋鼍骄。


大冬雪霜道路塞,饥年往往多盗贼。

时节忽复易,闲居事更幽。


微风吹木杪,片雨到床头。


未解虞卿印,先寻范蠡舟。

宜春台下放行舟,酌别多君谩习酬。
三叠阳关歌浩浩,一溪杨柳水悠悠。
君期奋迹三层浪,我仰齐云百尺楼。
迩来仰止乙山峰,瑞气腾腾接太空。
百里弦歌嘉会里,一方民物泰和中。
楼台散彩家家月,杨柳留人处处风。
二载宵衣正备胡,却传海上又鸣桴。
一时斥堠多烽火,到处闾阎困转输。
使者徵兵催草檄,藩邦乞援望衔舻。
上圣敷文格远人,外藩修职用儒臣。
并驰使介逾丹徼,特设朝班觐紫宸。
炎海计程归路永,都亭燕饯宠光新。
剪就天机云锦章,银丝万缕日争光。
应酬晚节冰霜志,犹带前朝雨露香。
袖拂苔痕封印匣,袂联棠影上琴堂。
汉武射蛟临海岱,海水沸起蛟龙背。
昆明习战战士多,楼船百万皆鹳鹅。
海战虽失陆战兴,大冶堇山可铸兵。
晴川迟日明花柳,酒帘乐器村村有。
承平官府劝农来,竹马齐迎贤太守。
自从太守到南徐,春衣有帛食有鱼。
柳条风动早春初,曾向山中觅隐居。
梅片雪飞残腊后,又从川上读遗书。
询求近致师臣币,缮写犹淹聘使车。
堂陛多年形势分,台臣阃帅两殷勤。
旧时宰相不轻士,今日将军能好文。
马首青山情恋恋,路旁草木意欣欣。
不见宗文久,深悬子美思。
发肤应自爱,经籍又何如。
颜面交魂梦,灯花照手书。
涧树东连岳树深,先生前寓华阴。
相思北接太行岑。
《蒹葭》傥触居关兴,《蟋蟀》偏工入冀吟。
五十知非似醉醒,柴门寂寞画长扃。
古人何可欺毛义,吾道将无愧管宁。
豳俗好风吹举趾,汉时明月照传经。
王路风流缟带长,霸图聊托晋初乡。
遗音西国思千里,老眼中原泪数行。
春逼梦随池草绿,腊残清引阁梅芳。
衰病经时成委顿,石堂九日强登临。
青山老变穷秋色,霜树寒深不贰心。
已忍平居常索莫,每逢佳节转沉吟。
谈锋亹亹折强邻,专对当年亦有人。
国老胸中兵百万,不将全力靠江神。
一缄书正发,三老棹偏行。
路逐浮萍转,思随蔓草生。
苏湖君迈迹,郑圃我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