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灯火长安照夜红,丰年乐事万方同。


四夷离韎归鞮鞻,南海珠玑属妇功。


绮縠清英呈妙像,空方纤丽见精工。

圣朝威德务怀柔,万里滇南比内州。


邛竹多年通市易,宝灯今日盛传流。


僰人技巧新曾见,织女功庸久未酬。

芳园待公隐,屯世待公亭。


花竹深台榭,风尘暗甲兵。


一身良得计,四海未忘情。

兹园闻已久,今度始来窥。


市里烟霞静,壶中结构奇。


胜游须继日,虚席亦多时。

绿野春深地,山阴夜静时。


冰霜缘径滑,云石向人危。


平难心仍在,扶颠力未衰。

大隐真廛市,名园陋给孤。


留侯先谢病,范老竟归湖。


种竹非医俗,移山不是愚。

嘉园名待隐,专待主人归。


此日真归隐,名园竟不违。


岩花如共语,山石故相依。

岳麓峰前湘水阴,思归无计豁烦襟。


亦知吴越非吾土,未必功名是我心。


地上青山随处有,镜中华发逐年深。

一疏扁舟放。
便安排、膏肓泉石,缁尘卿相。
元是玉堂挥翰手,三策居然贾让。

徵书北阙朝朝下,不见东山起谢安。


黄阁两朝心自赤,苍生四海泪曾干。


云霄桃李犹门径,岁月丝纶只钓竿。

时惟文明,笃生哲人。


若大厦斯搆,巨木既抡。


江汉濯灵,于国之南。

金书铁劵是何时,空复人传翰墨师。


唯有铭旌题道号,更无一字上丰碑。

出当紫塞入黄扉,重去重来复暂归。


今日竟从何处去,长江空绕万山围。

长年此地往来过,风景时时付短歌。


千尺卧龙如未起,水光山色柰愁何。

相彼喧啾鸟,犹知择所止。
胡为万物灵,生死醉梦里。
无以小害大,乃善学孟子。
马萧萧,车遥遥,一时冠盖动市朝。
赠君以锦瑟朱弦之古调,酌君以金陵清水之新烧。
弦以发君节气之磊落,水以扬君渣滓之融消。
古人重盟戒,有戒戒即止。
所戒不止酒,戒在沉缅里。
弛戒终狂夫,慎戒乃君子。
隐时天子亲临幸,御笔题诗胜赐湖。
借问古今贤宰相,老来有此宠恩无。
松隐山中岁已多,老龙倦卧许摩挲。
夜深一觉丁公梦,携取风松入调歌。
主人习静厌喧繁,遮眼文书亦懒看。
独有园池闲不得,杖藜消日弄渔竿。
镇边曾见二毛侵,扫尽尘埃破暝阴。
到得功成身便退,不消猿鹤怨山林。
东风张主散群芳,报答风光诗思狂。
自是舞雩寻乐惯,非因啼鸟唤人忙。
碧山学士爱筼筜,日报平安到草堂。
末路风浪无复梦,全身不用学鞭羊。
云作帘龙山作台,园亭花卉四时开。
不知蛱蝶纷纷过,惟爱群鸥日日来。
园待公归岁欲深,公归不待竹成林。
从来出处非容易,白日青天识此心。
南翔岂无雁,东逝岂无鱼。
鱼雁非我群,焉能执素书。
我是遍江海,独仰金山孤。
试问急流中,更有高者无。
苔护石桥古,潮灌芝兰薄。
中有一庵闲,莫是文潞国。
我梦在兰舟,晓从润州过。
见竹过问主,白云正高卧。
刚风挟雨猛于雷,地卷喧天故故豗。
万骑骤驰排阵入,百川翻立拥潮回。
簸扬可是箕星好,消息还从巽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