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必闽天去,吴郎已大都。


抚膺双睥睨,抵掌一侏儒。


腰带金嫌阔,头毛药渐扶。

书生都将命乞书,愿身化作蠹书鱼。
蠹鱼生得针来大,日啖银钩三万个。


书生一腹无十围,经炊史酌不曾饥。

风色戒寒候,岁事已逶迟。


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


林壑无馀秀,野草不复滋。

黑龟赤凤早逢师,白发苍颜老不衰。


丹鼎一丸深自秘,紫芝三叶却先知。


烟熏晴日云容薄,色凝秋霜玉性奇。

不嗟迁谪远,所惜去非迟。


国法何尝重,君恩亦已慈。


飞鸿因雨急,寒叶未霜危。

赌却华亭鹤,围棋未肯还。


方为剖符守,又近烂柯山。


鱼稻荆杨下,风烟楚越间。

母老不择禄,一官勤夙兴。


长河未结冻,去客已怀冰。


露蝉不饱腹,志士甘曲肱。

士各全躯命,惟侯视死轻。


张巡须尽怒,先轸面如生。


短刃犹枭寇,空弮尚背城。

不识监州面,闻名似旧知。


空馀商榷恨,竟失合并时。


昔作大苏客,今观小谢诗。

闽岭窅何在,东南千里遥。


仳离伤草草,会合更迢迢。


隋岸微吹絮,吴江欲上潮。

访戴船回郊外泊,故乡何处望天涯。


半明半暗山村日,自落自开江庙花。


数盏绿醅桑落酒,一瓯香沫火前茶。

步到风烟上上头,恍如造物与同游。


千山表里重围过,一水中间自在流。


近郭楼台隔云见,邻峰钟磬出林幽。

太守自监军,片胆大如身。


立马斩数贼,犒军捐万缗。


威行千里外,手活一城民。

闻说贼来日,君能判死生。


扁舟载母去,倚剑到天明。


百姓各逃命,四旁无援兵。

白发乱纷纷,乡心逐海云。


此行堪一哭,无复见诸君。


老马寻归路,孤鸿恋旧群。

十年车马傍星霜,不向仙池忆凤皇。


高阁只今题卧治,怪来长孺薄淮阳。

江城腊尽雨萧萧,忽有鸿书破寂寥。


海内风尘仍岳牧,故人踪迹满渔樵。


休论往事才空老,不为微名贱转骄。

襆被当年出汉庭,中原秋色共飘零。


吴天剑夺真人紫,闽海符分使者青。


别后登龙愁自掩,道傍歌凤好谁听。

野人久矣甘雌伏,把向青冥拟黄鹄。


欲衔明月报深恩,眼底居然一鱼目。


浊水在地云在天,安能使云长周旋。

大令吾宗彦,风流今在君。


八蚕清转励,五马重仍分。


瘴色凭骢破,乡书与雁闻。

海内居然七子名,莫教踪迹拟王生。


莲花肯作干将色,身在光明藏里行。

蛾眉一向掩秋尘,惭愧沾恩雨露新。


拭泪暗将残镜照,玉颜还是旧时人。

樵岚山头云欲飞,家家竹马樵川矶。


为道新年多气色,樵阳太守拜恩归。

钱郎与世苦不谐,胸次徒抱经纶才。


行年五十犹未试,蟠蛰虽久愆风雷。


扫除习气趣空寂,华藏重重恣游历。

礼乐当年鲁两生,一经科目共春城。


数回地脉中兴相,文动天家正奏名。


诏墨泥香题处湿,恩袍草色坐中明。

肯驾缇屏入古樵,熙春山更绿岧峣。


人如第二泉清冷,路亦无多秋泬寥。


碧色玻璃供笑语,黄云䆉稏入歌谣。

待诏勤穿履,承明厌直庐。


一麾从此去,千骑上头居。


岁事畬田早,风谣鴂舌馀。

窃比君侯病駃騠,时看云路忽长嘶。


十年还此同杯酒,三驿刚来踏雨泥。


士行满乡元自好,官名当世不胜低。

尔能画我形,能不画我影?


形影既能画,盍画心神境?


心境高同天,心境大同地。


能画天地心,万物可能备。

父母何曾使我愈,自将身去徇尘埃。


孔颜思孟老庄释,万语千言唤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