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


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共烟霞。

幸忝君子顾,遂陪尘外踪。


闲花满岩谷,瀑水映杉松。


啼鸟忽临涧,归云时抱峰。

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


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垄连冈散平楚。


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

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旌旗千骑拥春华,倾动临川十万家。


皂盖出郊因问柳,紫荷领客共看花。


樽前人唱鶑随唱,堂下吏衙蜂亦衙。

行尽芙蓉径,寻秋扣竹关。


楼高纳万象,木落见群山。


平野水云际,画桥烟雨间。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末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君不见康郎山,屹立东湖中。
波涛撼蚀山脚塌,破庙枯木常烈风。


芒砀草昧赤帝出,挥剑遂使凡蛇空。

昨日山东州,马耳索御凌风嘶。
今日军市中,不觉已落山之西。


山之面背一无异,不待风烟变化神已迷。

海郎山色倚巉岩,山半灵湫映晓岚。
公主旧台余翠岫,神女新祠傍绿潭。


神女婵娟艳瑶彩,霏烟曳月迷年载。

茅宇依泉石,游心自太空。


檐垂松叶露,门掩稻花风。


世故端居外,天真独卧中。

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

车度蒙茸里,侵衣树色凉。


土音闻越客,山色见江郎。


萍梗悲游子,菖蒲忆故乡。

阊阖鸣韶发羽旄,群峰青迓郁金袍。


臣民喜睹天颜近,车驾遥临地位高。


警跸飞廉经梵刹,行厨光禄进仙桃。

西拥艅艎作胜游,宫亭湖上晚萧飕。


帆吹匡阜诸峰雪,书隔湓江九派流。


高浪楼盘蛟蜃气,大风军散鹳鹅秋。

日日山头望尽山,山高不见稿砧还。


不如化作山头石,留与行人作大关。

观尽千山与万山,几曾得似此峰峦。


谁能移向西湖上,并与西湖一样看。

巫山有石称神女,何事江山亦号郎。


岂是世情强分别,从来造化有阴阳。

秋深万木乱山黄,愁听猿声隔岸长。
泉汇溪流萦绝磴,云开霞色映斜阳。
看诗为尔增新恨,对酒凭谁发故狂。
郎山高,高刺天,危峰崄磴愁攀缘。
仰看高崖覆石穴,穴口至今存破船。
想初山前潴巨浸,水退之后成原田。
郎山宛在瓦桥西,烟树苍茫望欲迷。
把酒花飞愁处满,送行诗好别时题。
泠泠古调南薰细,奕奕高名北斗齐。
江郎秀甲东南区,苍雄奇峻清而腴。
藏深伏奥閟幽胜,地僻终古谁爬梳。
有如世外隐君子,远离朝市潜蓬庐。
红罗真人起滁濠,天弧堕地扬旌旄。
龙蟠虎踞定南国,削平僣乱如吹毛。
上游楚气氛颇恶,奋臂怒比螳螂骄。
放眼江湖润,蓬窗客自闲。
沙明残雪后,帆隐暮云间。
水落分诸港,林疏露远山。
红尘不到当尼道。
山花野草回环妙。
秋兴最今宵。
世事无情几变迁,郎峰万古只依然。
移来渤海三山石,界断银河一字天。
云卷前川龙挂雨,风生阴洞虎跑泉。
三军战罢日重轮,好雨东来为洗尘。
绝壁秋声清漱玉,白沙月色烂堆银。
气成龙虎知王者,兆应熊罴得老臣。
是何斫削青琅姿,三葩坼堕纷葳蕤。
一葩一具绀碧晕,神秀都出天工为。
各各古色绣斑驳,颇如鼎趾连尻脽。
千里归丧行路难,天涯涕泪一身单。
树经久雨尽情碧,月照愁人特地寒。
多故长途恒失睡,大难来日强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