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看山须是高处看,低处看来元不见。


君看矮子仰高人,只识长身那识面。


今晨雨止升火轮,一光销尽千山云。

走遍名山脚不停,见渠令我眼偏明。


郎峰好处端何似,笋剥三竿紫水精。

近因得里人书,想至。
知故面肿,耿耿,今差不?吾比日食意如差,而髀中故不差,以此为至患。
至不可劳,力数字,令弟知闻耳。

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尝已叹沉英。


陆机文赋成童妙,梅福官资向老清。


尽说江山多胜事,且临风月慰高情。

蓟门芳草殢雕鞍,下马胡姬酒未阑。


金印不关明主惜,春来质子遍长安。

双鞲结束气如云,亚子城西酒半醺。


欲向故人歌出塞,近来王粲倦从军。

馀音尚忆小梁州,十五年前作漫游。


重上朱楼歌一曲,楚天凉月在西楼。

苍凉月色皎秋晴,海阔天高思已冥。


当日疲癃均乳哺,于今畎亩尽墙羹。


一祠已表桐乡爱,列传还须国史成。

古人冷淡今人笑,此义足起人闻听。


莫遣藤萝终得意,顿令箫鼓不闻声。

诗墨淋漓似小王,殷勤包赠暖红香。


扬州金系腰何在,随分留春共一觞。

浮生分付四休休,自谓眉闲绝点愁。


鹤在鸡群空有志,鸿罹鱼网莫抽头。


妄灾勿药终须喜,坎难维心底用忧。

示疾炎凉合问之,头皮老去记谁诗。


杨妻有句留千古,笑倒黄州举此时。

契玄东里一遗民,落拓颠狂混俗人。


自是本朝全盛际,至今拈起话常新。

金风飒飒送霜砧,万里停云思不禁。
北阙岂烦明主梦,西方犹有美人音。
看君剑佩星辰近,老我山林岁月深。
我家石井旁,山水非不奇。
所恨过从少,无与同襟期。
独幸里巷间,高僧有二机。
郎君向行在,海岱暮云深。
王谢金貂系,班扬翰墨林。
应为洛下咏,莫作越人吟。
避寇人民半入城,淮流呜咽亦含情。
捐金募士擒生合,仗剑临戎杀气横。
天上风云应是阵,山阳草木转皆兵。
两经辟命住秦关,府罢东随相国还。
物态当时倾附后,人情今日有无间。
青门雨送归行色,白酒风吹上别颜。
劝君少留持一觞,与君乡里皆陵阳。
儿童共戏苦盐岸,老大相逢乌石冈。
拾遗平生丈人行,拊我谓我能文章。
独木山寮不出门,一瓶一钵送朝昏。
岩迷鸟迹千崖泣,松吼龙吟万壑奔。
掩息端如鸡抱子,爱闲屡见竹生孙。
山人归去意何如,八尺方床自卷舒。
侧岸采茶敲石火,隔峰剪竹溜清渠。
碧潭印月菱花镜,白雁横空贝叶书。
我识虎丘三十年,精神霄汉鹘张拳。
机当危处即烧印,语到尽时难续弦。
路涉两岐空有泣,溪流一滴竟无传。
玉几峰头第一枝,老禅吃吃我深知。
曾将铁杵敲冰骨,似怪铅刀割蜜脾。
法外无心犹涉解,句中有眼即成疑。
青鞋高挂天平壁,指点云门三两峰。
禅榻已容黄叶覆,诗瓢从把碧苔封。
晓风残月千村橹,细雨疏烟隔水舂。
人说江湖少旧僧,悬崖高挂一枝藤。
采苓欲取千年魄,击石曾烹六月冰。
天上星辰端历历,胸中楼阁自层层。
溪南宾主皆好奇,平生石癖人所知。
鞭笞无胫千里致,一旦位别分宗枝。
每疑鬼工凿混沌,混沌既破清浊离。
人情苦贪不知止,五夜踏镫兴未已。
贫家一盏几踌躇,太仓粒粟漫相拟。
宋朝业请增上元,钱氏买添见野史。
山中别有天,天上落飞泉。
屋后千章木,门前几亩田。
不贪何祸福,无患即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