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洞几时辟,石门长不扃。


贪看一派水,三载两回经。

弭棹祠堂下,一天星斗明。


客星寻不见,影浸钓滩清。

一峰尘外耸巉岏,屹立青螺镜里看。


万古乾坤谁卓锡,三山涛浪此凭阑。


秋空蜃气连江暝,夜久龙宫上日寒。

曳履千盘到上头,苍烟寒梵满清秋。


阑干曲抱孤云色,殿阁飞悬大海流。


日落鼋鼍时自语,风高鸿鹄晚仍留。

百尺危阑坐振衣,白云苍雾满禅扉。


天空一柱中流出,日午层涛四面飞。


秋色帆樯淮甸远,暮钟楼殿广陵微。

海色迢迢四望齐,孤峰突兀耸招提。


亭嘘大壑千帆尽,寺绕寒空万堞低。


天地对悬南北影,云霞不断古今题。

记得重阳后。
访琼英、诗朋小集,东园载酒。
一霎倦游原似梦,老了蓉卿菊友。

古寺踞城为甲刹,巍峨殿阁矗江云。


香烟昏壁沿廊黑,砖塔喧铃彻郡闻。


白日僧归春更静,清明鬼哭夜初分。

东野英溪英,妙寄寒苦诗。


里社今有井,谁构亭覆之。


想彼异代贤,孤标夺葳蕤。

夏初曾历此,信宿强舍去。


及其还城中,旅琐若羁驭。


凉秋复过时,又坐题诗处。

溪水涵天影,山云趁屐声。


信缘重一到,流梦入三生。


瀑势翻空远,林阴障雨平。

苍黄淡野色,草树含清晖。


林居隐葱茜,晴岚散霏微。


归云有真意,鸣禽发天机。

春风驻马曾游地,往事悠悠已四年。


古刹残僧非旧主,香炉睛色又新烟。


请看客鬓同黄叶,可悟禅心是白莲。

携双柑听鹂。
问湖堧丽景,还似当时。
缓度流花深港,卧虹长堤。

笋舆径滑,渐袖裹寒云,翠微高处。
乱山到户。
似螺痕画出,弯环眉妩。

一龟先过水,更有一龟寻。


鸟出石潭底,笋穿沙树心。


平桥连断岸,古佛坐乔林。

河水西边万木群,三间茆屋祀真君。


仙家阒静无尘榻,自扫青苔坐白云。

寺后青峰梵阁阴,寺前流水稻苗深。


重寻稚子牵衣处,栗叶青青雨满林。

重到长兴寺,青山四面同。


鸟啼花竹暗,人散户庭空。


蒲涧千年雨,松门午夜风。

脚根健不道行难,物外烟霞取次看。


虎乳泉清流石罅,羊肠路曲绕云端。


层崖潟瀑晴闻雨,古木摇风夏觉寒。

千岩竞秀郁苍苍,不上蓬莱四十霜。


白发俊冠人老大,青灯茅店客凄凉。


化熊穴古山云白,飞翼楼空海月黄。

骏骨从来不受羁,蹉跎真愧烛几迟。


松风尚忆吹残梦,泉影还看弄碧漪。


涧鸟静听游子语,林僧争乞老夫诗。

尘鞅无缘脱俗羁,肩舆一笑任行迟。


绿肥晴日浮光晕,凉淡晨烟罩碧漪。


泉韵又添今日兴,松阴犹记昔年诗。

南国天台山水奇,石桥危险古来知。


龙潭直下一百丈,谁见生公独坐时。

颍水川中枕水台,当时难别此重来。


舟沈土岸生新草,诗映纱笼有薄埃。


事系兴亡人少到,地当今古我迟回。

湖上春风发管弦,须临三十此离筵。


离人忽有重来日,游女初非旧少年。


官职已辜疲瘵望,诗名空被后生传。

十年抛掷故园花,最忆红桃竹外斜。


此日郊亭心乍喜,败榆芳草似还家。

曾向春山宿,重来似旧青。


坛风落橡栗,岩雨长芝苓。


试觅长生药,聊翻内景经。

古洞盘旋紫翠间,洞门常借白云关。


虚瓢挂树老僧隐,昏磬出林飞鸟还。

断桥流水自潺湲,与客重来忆所驩。


当日共看溪上竹,于今偏握省中兰。


云生万壑孤筇湿,雪满千山两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