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涌沧江,突兀台殿积。
惊波四面起,日夜走霹雳。
阴壑滀风云,阳厓产金碧。
香刹冠嵯峨,松门络薜萝。
风清尘不到,岸阔鸟难过。
欲雨江声怒,新晴海气多。
吴楚风烟画里看,中流树色拥禅关。
一星化石江成陆,双塔摩空寺裹山。
衲寄云林清海怪,泉移蛟窟照僧闲。
山寺全浮水,秋来落叶纷。
经楼一海尽,僧舍半江分。
北渡维扬岸,南天建业云。
常惜忙未到,到来方悟闲。
过江如隔世,入寺不知山。
风气薄诗骨,夕阳浮醉颜。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风涛匝山寺,磬韵达渔船。
此处别师久,远怀无信传。
月华妨静烛,鸟语答幽禅。
平生不戒游览兴,西浮于洛东观海。
轻舟风利过维扬,此间初识有江在。
巾流嵽嶪如补陀,八功德水澄无波。
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
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
已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
讲移三楚遍,梵译五天遥。
板阁禅秋月,铜瓶汲夜潮。
长江岷山来,灌注天下半。
东行近海门,勇往更弥漫。
苍峦忽中流,屹立助杰观。
窗中一抹海门焦,珠贝鱼龙共此宵。
枕得善财参后石,洗来天汉转时潮。
神游会解灵妃佩,耳静能传少女箫。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
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
四面白波声,中流翠峤横。
望来堪目断,上彻始心平。
鸟向天涯去,云连水国生。
山带金名远,楼台压翠层。
鱼龙光照像,风浪影摇灯。
槛外扬州树,船通建业僧。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
省郎仲先谓余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
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为《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余效颦。
浮生难会此,此寺绝尘埃。
容易莫言去,等闲争得来。
江声寒若吼,山色翠如堆。
金山碧崔嵬,我泛扁舟来。
虚阁登还下,长廊去复回。
梵刹绝顶立,僧房八面开。
水面尘土少,山头炎景微。
蛟龙能护法,鱼鸟各忘机。
空寂见佛事,幽闲滞客归。
法界元无着,寥寥空水云。
钟声潮外住,佛相镜中分。
经为鱼龙说,人将鹳鹤群。
凭虚聊骋望,面面荻芦秋。
坐据三生石,心随万里流。
鼋鼍争出没,楼馆定沉浮。
隐隐帆樯外,分明见法幢。
川光孤断石,井脉割寒江。
折苇僧归渡,观潮客倚窗。
何处寻龙藏,停桡听梵音。
中流一塔影,远树万家阴。
僧定潮来去,月明江浅深。
绝顶开楼殿,中流见画图。
云霞千界合,宇宙一山孤。
远浪晴连蜀,奔潮夜到吴。
浴日鲸波迥,含风鹫岭孤。
春洲足烟雨,客思渺平芜。
天影遥连海,山形尽入吴。
披云跻绝壑,搴萝憩石门。
上方孤磬发,令我澄心魂。
苔壁风烟古,龙湫雾雨昏。
云雾空江水,维舟陟翠岑。
坤灵开别岛,佛界净空林。
岩洞攀跻险,鱼龙窟宅深。
俯槛江心寺,涛声两带分。
天晴秋见海,山润午生云。
短棹今重到,名泉昔有闻。
斜日山衔,高岸路阻,愁看涨潦千顷。
暮色冥迷,修途困顿,争得羸骖再整。
弹指青莲,乍现出、招提幽境。
兹山自开辟,突作中流柱。
静居元气间,苍茫混太宇。
奇秀天所钟,迥立照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