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仙衣不用剪刀裁,国色初酣卯酒来。


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

自分秋禾后吐芒,敢云琢玉晚圭璋。


漫凭先德馀家庆,岂是生申降岳祥。


携抱且堪娱老况,长成或可望书香。

海鹤精神老益强,晚途诗价重圭璋。


洗儿惠兆金钱贵,烂目光呈奎井祥。


何物敢云绳祖武,他年只好共爷长。

扁舟经月住林隈,谢得黄莺日日来。


兼有清泉堪洗耳,更多修竹好衔杯。


诸生涉水携诗卷,童子和云扫石苔。

枕流方采北山薇,驿骑交迎市道儿。


雾豹只忧无石室,泥鳅唯要有洿池。


不羞莽卓黄金印,却笑羲皇白接䍦。

贫共闲身味转长,雨随农事不相妨。


莫嫌旅枕喧朝梦,要与书檠作夜凉。


黄犊催耕思莽苍,短蓑垂钓念沧浪。

宗国既飘摇,家门遂颠覆;感此多难心,欲泣不成哭。


我生实数奇,乾坤方百六;猰貐满中原,赤灵社已屋。


逋臣骨可糜,岂敢惜孥戮!所悲诸父行,班白撄三木。

先生长鳌峰,陶淑学者众。


奉命训吾曹,风吟而月弄。


虽未预懋勤,八载寒暑共。

池上低摧病不行,谁教仙魄反层城。


阴苔尚有前朝迹,皎月新无昨夜声。


菰米正残三日料,筠笼休碍九霄程。

足下不履头不巾,一衲寒暑长随身。


有酒时过犊鼻子,得钱即散鹑衣人。


马藏阴相任儿戏,熊经外道胡足论。

尘寰渐远渐凄清,似向昆仑采玉英。


此地已知邻华子,几人犹道识方平。


步高那复肌肤重,心逸都疑羽翼生。

良友嗟尘网,相期物外游。


求珠非赤水,不死是丹丘。


机上麟交擗,樽中蚁乱浮。

果园橘熟谁分饷,茅屋诗成懒寄将。


衰谢皆传余已死,迂疏真与世相忘。


夜分风雨鸡鸣急,天阔江湖雁影长。

去天一尺古蓬州,年来除守得胜流。


渠家本是城南杜,诗律贤我三千筹。


如此才高却解事,入眼人才皆可意。

望君挹取裒然首,为我迂回长者车。


璧玉已闻归间道,足音那复念逃虚。


卑微官职缘亲屈,眊氉情怀赖酒除。

翰海龙真泣,辽阳鹤竟归。


壮心元铁石,神爽尚旌旗。


光绕新埋剑,香残旧赐衣。

见说仙人萼绿华,麻姑亦降蔡经家。


即防狮子河中吼,背痒无言爪得爬。

范子无端出五湖,西施并载有耶无。


诗人只合莺莺伴,施家今是大姨夫。

虎豹威边日,龙蛇哭尔年。


故人今若此,吾道合潸然。


部曲归旌拥,风云旧国连。

浮生谁不爱名成,未到头时未是名。


不意事多人易老,知音者少路难行。


清闲信是终身福,得失须教一念轻。

年来避世羡渔郎,全载妻儿云水乡。


隔苇鸣榔分细火,带苔收网晒斜阳。


一丝寒雨鲈腮紫,半箔归潮蟹斗黄。

雨阴经月未闻雷,风驾浓云电倏开。


天尽荧荧横屋去,地高殷殷下檐来。


浪明潮海琼瑶碎,声撼山林翠碧堆。

盟府旗常策世勋,一门忠孝气凌云。
衣冠盛事谁堪比,汉后元间万石君。
万卷青灯味道腴,苦心欲探鲁邹馀。
朝回立马天衢上,又典春衣买异书。
不负朝廷七十年,楼台无地榻萧然。
清名当与温公并,只欠河南二顷田。
郑公已拜大司农,倏捧词林诏墨浓。
自是玉皇香案吏,仙班合领六鳌峰。
黑豸冠峨柏署阴,谁知偃月蓄机深。
九重尧舜明如日,独照生来铁石心。
正色鸳行第一人,危言耿耿耸朝绅。
忠州不负平生学,曾与皇家去佞臣。
手分恩露活茕嫠,春满棠阴犬有氂。
二十年间如昨日,儿童犹诵卫州碑。
铁马长驱栈路高,捷旗飞渡大江涛。
汉南烟柳蓬婆雪,犹识团花旧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