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雪飞数片又成晴,透瓦清霜伴月明。


一曲忽闻高士笛,临窗和以读书声。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月明未许人早睡,笛声解与秋争清。


夜深不应有飞蝶,渠侬似欲伴人行。

天色镕成水,蟾光鍊出银。


碧香三酌半,玉笛一声新。


小婉还清壮,多欢忽苦辛。

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江楼寒笛起春声,蜀客扁舟万里行。


吹尽落梅还折柳,新春残腊正关情。

涓涓水咽众山泉,隐隐雷惊二月天。


共喜春工能应候,方知节物似烹鲜。


倦途所欠无多子,胜日相逢又一年。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初如废将哭穷边,又似孤臣诉左迁。


何必谢公双泪落,野人听罢亦凄然。

少年毬马逐秋风,笛起连营响裂空。


今夕梦回村墅冷,一枝孤奏月明中。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


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

三五良霄,看云月澄鲜,幽辉盈抱。
羁旅无眠,愁思几番萦绕。
满园春水空蒙,映翠竹、枝枝斜袅。

横吹才听泪已流,寒灯照雨宿江头。


凭君莫作关山曲,乱世人人易得愁。

铁笛谁吹一曲哀,清风约我上层台。


悠扬正到堪听处,怕惹闲愁却下来。

读书夜倦灯影暗,屋外笛声何处来。
邻翁吹笛意本乐,闻笛如我心何哀。


如说生离苦,天涯海角无由回。

江上何人吹竹笛,水浅沙寒龙夜泣。


鲛人水底织冰绡,洒泪成珠露华湿。


银河耿耿波茫茫,雁奴打更沙溆傍。

何人吹笛秋风外,北固山前月色寒。


亦有江南未归客,徘徊终夜倚阑干。

栉栉银云点太清,一天风露月华明。


数声何处吹横笛,引起离家去国情。

三孔羌人笛,多因惊马吹。


声从秋戍起,泪向夕阳垂。


黑水连沙暗,黄榆似草衰。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花发吴淞江上村,隔花吹笛正黄昏。


风尘远道归何日,灯火高楼合断魂。


夜静几家无别泪,雨声终日过闲门。

暮雨一帘初卷,东风万卉齐芳。


隔林渔火明灭,沿溪笛韵悠扬。

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


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


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关深。

平野人归后,孤城日落时。


西风闻一笛,惆怅忆桓伊。

冉冉生山草何异,截而吹之动天地。


望乡台上望乡时,不独落梅兼落泪。

何处笛声三四弄,坐听疑隔楚江濆。


落梅折柳怨清夜,激羽流商哀白云。


月上山楼人独倚,风高秋院客先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