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隋季失天策,万方罹凶残。
皇祖称义旗,三灵皆获安。


圣期将申锡,王业成艰难。

玉辇西巡久未还,春光犹入上阳间。

万木长承新雨露,千门空对旧河山。

深花寂寂宫城闭,细草青青御路闲。

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


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


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

广乐张前殿,重裘感圣心。


砌蓂霜月尽,庭树雪云深。


旧渥骖宸御,慈恩忝翰林。

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


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


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

古堞烟埋宫井树,陈主吴姬堕泉处。


舜没苍梧万里云,却不闻将二妃去。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


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

我不识南谷,亦不识西庄。


偶然诣仙境,一举数十觞。


南谷出何之,童子煎茗忙。

孟頫记事再拜。
彦明郎中乡弟足下。
前者所言宗阳宫借房。

一江春水只流东,六代繁华似梦中。


多谢垂杨与垂柳,依依犹向景阳宫。

苑路青青半是苔,翠华西去未知回。


景阳春漏无人报,太液秋波有雁来。


单影可堪明月照,红颜无奈落花催。

以色从人自古然,幸逢圣主得称贤。


太王姜女来岐下,应不相将堕井泉。

费君投杖处,行客过彷徨。


水面风雷散,沙头草木荒。


一壶谁世界,千古共凄凉。

上阳宫里断肠时。
春半如秋意转迷。
独坐沙窗刺绣迟。

嘉树植崆峒,年长势更雄。


已无秦帝幸,尚有汉皇封。


干比孤生竹,根犹半死桐。

古月只同今月看,月华更好岁华更。


露凝仙掌横秋气,云度天河学水声。


金母自来青鸟使,玉童对按紫鸾笙。

隋运与天绝,生灵厌氛昏。


圣期在宁乱,士马兴太原。


立极万邦推,登庸四海尊。

老君台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更。


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


蛟龙并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笙。

春半上阳花满楼,太平天子昔巡游。


千门虽对嵩山在,一笑还随洛水流。


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当时诸老宗阳会,月与浮云几变更?


丁令岂知为鹤事,道人犹作卖花声。


天溥露色开蟾境,秋送商声入凤笙。


谁信紫薇垣内客,今宵又复到蓬瀛。

点点苔钱上玉墀,日斜空望六龙西。


妆台尘暗青鸾掩,宫树月明黄鸟啼。


庭草可怜分雨露,君恩深恨隔云泥。

西江秋望水盈盈,三十年来故旧情。


地迥双悬梁月梦,云深几隔塞鸿声。


山中上相称弘景,天际真师号广成。

隋师已迫长江浒,玉树庭花曲未终。
千古龙鸾有遗恨,胭脂井上至今红。
苔色轻尘锁洞房,乱鸦群鸽集残阳。
青山空出禁城日,黄叶自飞宫树霜。
御路几年香辇去,天津终日水声长。
仙家深处绮筵开,旋扫尘埃辟草莱。
一勺寒泉清见厎,万竿晴竹翠成堆。
恍如白日游琼岛,疑似红云捧玉台。
松风百步到灵阳,千古风流忆长房。
竹杖化龙无处觅,空馀陂水绕堤长。
人间柏大此全稀,老干宁论四十围。
盖偃曾倾天子葆,露寒应覆侍臣衣。
犹看连影容千骑,那识何枝系六飞。
江阁鱼龙近,山房雾雨多。
地清天不暑,池曲水无波。
笋箨迎书带,樱桃送锦窠。
桂宇开三岛,兰宫列九仙。
云霞尘外境,日月洞中天。
寒溜披澄练,晴峰拥碧莲。
谁搆琳宫太室前,昔年遗址尚依然。
松阴凿径通岩穴,花底流觞引石泉。
云气常留虚白室,丹光高射蔚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