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


主人只是旧情怀,锦瑟旁边须醉。



玉殿何须侬去,沙堤正要公来。

我昔游璧水,公时宿石渠。


重来十钻火,两省共周庐。


小语趋丹陛,嘉招煮雪蔬。

循吏今为冠,高文妙草麻。


龚黄低一著,班左共三家。


风度春无价,身名玉绝瑕。

妫水祀百世,莆田生此公。


贤如太丘长,忠似了斋翁。


玉色犹山立,皇居折栋隆。

城中二月不知春,唯有东风满面尘。


归意已随行客去,流年惊见柳条新。


簿书填委休何日,学问榛芜愧古人。

束装清晓来江浦,瘦马羸童犯山雨。


解鞍入寺闻钟声,堂上僧斋日初午。


故人聆我足音喜,纱帽相逢坐东庑。

江郭遥闻鹤上笙,也将仙墨寄多情。


相思几度闲花落,厌听孤城一笛声。

君子有所思,所思在远道。


朝吸天日精,暮挹芝兰草。


岁月积已多,龙蟠在洲岛。

驱车出东门,仙客别行岐。


索我龙门宝,系我冰蚕丝。


宝有云霞象,远大以相期。

有客学清净,喜为林下游。


兹轩高且明,驻策同其休。


目界既朗彻,心官欣自由。

食讫雨初霁,相将陟高台。


缥缈临诸峰,幔卷浓云开。


秀特不可掩,擎天碧崔嵬。

彼美隐官隐,苍林映深屋。


俗驾远庭除,佛像镇堂隩。


兰芷稍扶疏,荆榛已锄筑。

陈子贫无居,东家借茅屋。


达士宁羞贫,四方所居隩。


平台荔阴下,天匠资尔筑。

陈子勇于退,退无十椽屋。


邻家颇好事,借宅并山隩。


堂庑稍宽静,垣墙亦新筑。

共出尘埃外,来寻董监家。


未能穿草屩,且欲驾柴车。


谷断双桥险,门荒一径斜。

家住逍遥国,门无车马音。


十分消睡茗,一寸已灰心。


春去花应尽,潮生岸恐沉。

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


落花空眷影,新叶自成阴。


书永惟便睡,蝉清稍伴吟。

执别都门四见春,悠悠吴越断音尘。
尔来虽幸官居近,所得唯蒙手翰频。
折桂交游三纪外,系匏踪迹两溪滨。
安道枉书自东都,报我外移春可准。
予方寂处藜藿空,蓄缩仅同枯壤蚓。
闻之虽喜良自嗟,仕岂为贫今颇近。
同年同第复同门,计治同为待次人。
一纪清时共濡滞,两身孤宦各艰辛。
不要钟鼎须耕道,未遂山林为食贫。
为亲敢说宦情轻,公退委蛇懒自营。
朝路一时偕寸进,适斋新句已先成。
圉师况复今同里,武子非惟爱外生。
东塾谈经岁月轻,外家生长复何营。
王生此舅若无有,杨恽一书安得成。
首寄新诗钦厚意,却思往事念平生。
幸接芳邻并早孤,如鱼同队长东吴。
余岂远作逋逃客,公已高登贵显途。
故里菊松三径在,归舟囊橐一钱无。
峨峨阳山,民资以仁。
僭阳欺天,不需不神。
而乞于民,泱泱沅江。
林扉日日为谁开,底用潜驱俗驾回。
路有险夷休跌荡,山无今古只崔嵬。
千章佳木凌云上,万壑清流涌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