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城南有高亭,亭与城相向。
城雉衔西山,走青嶂。
残云时一白,破碎失山状。

故人邀我,城南访菊,已过黄花时节。
更从何处问秋芳,见一路、霜林残叶。


蒹葭阁下,陶然亭外,剩有寒芦如雪。

隐隐烟痕轻注。
拂拂脂香微度。
十二小红楼,人与玉箫何处。

城南朝士千觞地,四十年来自可惊。


聊尔闲踪成故实,黯然影事隔平生。


荒丘客去苔綦合,老屋僧残夕照明。

西山终古向人青,小院笼花坐画棂。


老去逢春思旧雨,年来此地亦新亭。


苇芽露白波光涣,柳絮风香酒易醒。

野水弯环,空烟澹薄,孤亭尚恋斜晖。
游骢散后,幽寻尘外偏宜。
暗想南湖雁影,翩然冲雪独吟时。

我醉不在酒,心常醉于天。


出处无固必,四时任陶然。


世网谁拘拘,冥鸿自翩翩。

亭枕高城似旧时,柳条摇曳荻参差。
山门系马客初到,驿路鸣蝉暑不知。
胜地佛能消劫火,宦情我似著残棋!
多情欲别难为别,别泪纷纷作雨丝。
连天碧草,甚寒风吹送一声清角。
忆自金台人去后,冷雨空梁寂寞。
汉月徒圆,塞云偏紧,风景何萧索。
辽左城门昼不开,先朝文物半烟灰。
山中老将乘骡去,海上遗民化鹤来。
江统徙戎非至论,范雎谋国本庸才。
车走雷声不动尘,千门驰道接天津。
杜鹃九死魂应在,鹦鹉馀生梦尚新。
抱蔓黄台成底事,看花紫陌已无春。
旧京乔木尚风烟,回首沧桑益惘然。
萧傅孤危全晚节,灵均揽揆怨芳荃。
人珍遗墨皆千古,公幸骑箕早十年。
有个词人,纪旧日、高轩来过。
尚传诵、催妆诗句,贺郎贺我。
忽忽萍踪和水逝,依依花影留云破。
月满秋中,算几度、客中闲过。
笑犹是、万人海里,一毡坐我。
依约江亭鸥喜聚,嵌空古树龙腾破。
同领春风十载前,几人今此醉陶然。
历官各有升沉感,问岁均非少小年。
城阙秋生思远道,楼台夕照入华筵。
雪声一夜鸣天籁,雪满城中复城外。
晓风嘶马入城行,暮出城门雪未晴。
诸公好事耽吟兴,同上危亭寻曲径。
卅年不见江亭雪,老顾犯寒迹前辙。
城南冷人得两三,联句僧窗慰孤孑。
西山入云怪相避,乾苇戴花愁压折。
弹指流光过,重来岂等闲。
澄怀酬短景,揽泪惜残山。
柳影当门碎,苔花上砌斑。
孤亭直上出疏林,槛外飞鸿送远音。
满地夕阳明潦水,遥空寒色散云阴。
凭高易下怀乡泪,客久难为游子吟。
西山青到谷为陵,谁向荒亭问废兴。
半老年光秋似嫁,独来风味野于僧。
乡心满地滋鲈脍,兵气缠霄引雁绳。
家世结庐江汉上,黄鹄溪头独来往。
一朝作吏去乡邦,闽海滇云叹鞅掌。
却辞五马入皇都,手板炉香画省趋。
苦吟漫说学阴伺,人海沉沦万辈过。
牛马指呼从世便,虫鸡得失定谁多。
西山望断苍茫影,燕市听残慷慨歌。
忍听离亭唱渭城,一鞭掉首任行行。
石痴曾上青山化,鸟怨终填碧海平。
醉酒记来金谷苑,题诗愁绝玉溪生。
谁将献馘戢鸮音,赤县纷纭竟陆沉。
焰助抱薪宁有济,危嬉巢幕亦何心。
颇奢倘在终存赵,韩岳无功待款金。
尘界何人悟太空,飞鸿回首影匆匆。
三千归路愁吟里,九十春光客梦中。
黯淡黄沙昏落照,萧骚绿苇战遥风。
臂卷西山翠,楼台水气中。
苇赍千涧雨,槐约半林风。
帘影窥金乌,箫声引玉骢。
下直端居兴有余,独携藤杖当巾车。
小亭地回穿芳径,古寺僧间写梵书。
揽胜偶来人迹外,观空已到佛生初。
各有千秋想,输君早致身。
神龙方作雨,病鹤尚依人。
去住情无奈,悲歌意更真。
一角西山送晚凉,霜风飒飒倚斜阳。
时逢阳九秋笳怨,节近冬初夜漏长。
子美放歌非纵酒,义山惆怅是清狂。
澹日冷平皋,寒林倚荒圃。
招邀上孤亭,不记春前路。
忆昨早春游,晞阳媚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