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


将赴银台门,始出新昌里。


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

红梅雪里与蓑衣,莫遣寒侵鹤膝枝。


老子此中殊不浅,尚堪何逊作同时。

春阴郁未开,春雪犯寒来。


点缀过花径,飘扬度玉台。


望迷河畔草,歌茖陇头梅。

艳阳无处避,皎洁不成容。


素质添瑶水,清光散玉峰。


眠鸥犹恋草,栖鹤未离松。

南方今见雪,北客定思家。


任冻不欺酒,竞春先着花。


楼高休厌上,山近未应遮。

阴风中夜鸣,密雪逗晓积。


谁言有蓬巷,但见铺瑶席。


忽忆在山中,开户群峰白。

谁道江南暖,新春见雪飞。


鸥来亲客艇,花乱上人衣。


古郡地偏寂,野窗寒入微。

方为郡邑吏,日与故人违。


极目千山碧,驰心一鸟飞。


岸傍村杳杳,波上雪霏霏。

风御凭空揽玉尘,急飘斜舞碎霙匀。


九重阙里都无夜,五出花前自作春。


剩借薄寒添雁夕,强留馀晦恼鸾晨。

片片含天意,纷纷势莫拘。


洒于诸瑞后,忧恐一冬无。


鹤凚声偏密,风焦片益粗。

政化由来通上灵,丰年祥瑞满窗明。


气严坐久灯凝燄,片大更深屋作声。


飘掩烟霞何处去,欹斜杉竹向帘倾。

仙掌空思归未能,焚香冥目对残灯。


岂知瑞雪千山合,空觉春寒半夜增。


翳月素云埋粉堞,堆巢孤鹤下金绳。

密片繁声旋不销,萦风杂霰转飘飖。


澄江莫蔽长流色,衰柳难黏自动条。


湿气添寒酤酒夜,素花迎曙卷帘朝。

密片无声急复迟,纷纷犹胜落花时。

从容不觉藏苔径,宛转偏宜傍柳丝。

透室虚明非月照,满空回散是风吹。

旧人星散十年中,莲勺依随剩子同。


臣甫终期收蓟北,幼安未信老辽东。


战争交处坤灵死,闻见空时鬼技穷。

芦苇声多雁满陂,湿云连野见山稀。


遥知将吏相逢处,半是春城贺雪归。

凝阴晦长箔,积雪满通川。


征客寒犹去,愁人昼更眠。


谢家兴咏日,汉将出师年。

密雪纷初降,重城杳未开。


杂花飞烂熳,连蝶舞徘徊。


洒散千株叶,销凝九陌埃。

猛势微开万里清,月中看似日中明。


此时鸥鹭无人见,何处关山有客行。


郢唱转高谁敢和,巴歌相顾自销声。

初宵飞霰急,竹树洒乾轻。


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


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

三年海水旁,卑湿厌歊热。


都城幸相从,比岁秋逢雪。


秦吴乖风土,南北异时节。

欲雪天地闭,积云江海昏。


著书成寂寞,玩岁觉崩奔。


鸿雁自啸侣,鹡鸰常在原。

萧森寒色照菰芦,缥缈青山入画图。


不为文星移海甸,能令春色遍江湖。


千花桐濑飞瑶瑟,万树兰陵照玉壶。

雪深扬子岸,看柳尽成梅。


山色潜知近,潮声只听来。


夜禽惊晓散,春物受寒催。

雨雪不顺时,阴阳失明晦。


麦根半成土,农夫泣相对。


我公诚诉天,天地忽已泰。

岁阴休沐坐空斋,集霰飘霙次第来。
仙粉有痕缘幌入,乱花无数觅丛开。
故裘御湿便羔袖,冻醴扶衰藉药杯。
烟云出没微微白,知道前山雪也来。
应在山中望城郭,烂银宫阙是蓬莱。
肃穆胶客饮,杯端气初结。
靡靡玉带凝,皓皓银塘洁。
飞空类散花,虚映瑶台月。
昨者岁将暮,寄我梅花诗。
嚼诗细下酒,不觉放杯迟。
自从入新岁,日醉无醒时。
正自风流歌白雪,何须辛苦赋青蝇?
成章雾豹方依穴,鼓枻神鱼欲上冰。
剑具寒侵璊玉璏,宫悬冻直彩绒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