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

鸣泉隔翠微,千里到柴扉。


地胜人无欲,林昏虎有威。


涧苔侵客屦,山雪入禅衣。

夜开金钥诏辞臣,对御抽毫草帝纶。


须信朝家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

盘回山腹转修蛇,横入中峰小隐家。


好把稚杉缘径插,待迎凉月看清华。

平原十里外,稍稍云岩深。


遂及清净所,都无人世心。


名僧既礼谒,高阁复登临。

有册有册一尺畸,启阅重是磨崖碑。


平原太守气骨壮,杀贼馀力存毛锥。


千年白石耀深刻,风雨不剥神扶持。

结客千金,醉春双玉。
旧游宫柳藏仙屋。
白头吟老茂陵西,清平梦远沉香北。

天运不暂息,辰枢秉贞凝。


阴阳长调畅,品物乃流形。


一哉君王心,偏陂了不生。

自解嫌疏放。
尽安排、黄齑注籍,酸寒骨相。
此子最宜丘壑置,不称凌烟画象。

高房占境幽,讲退即冥搜。


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


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

精庐聊十尺,坐啸建溪湄。


暂挂中丞笏,闲挥太傅棋。


野花苍鹿献,林果白猿持。

孤峰绝顶万馀嶒,策仗攀萝渐渐登。


行到月边天上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高楼矗矗起方塘,跨作飞桥宛转长。
虽有荆州楼可赋,秦川元是仲宣乡。
海畔清华地,高贤卜胜居。
林为野王旧,山乃士衡馀。
神奥探刘略,情澜发鲁书。
翠藓芳成路,朱桃艳作波。
兰烟迷曲洞,花日引高萝。
向宅青山满,江园锦翼多。
城南风物胜,最胜是华严。
谢墅偏幽寂,颜郎此退潜。
流泉清绕砌,列岫翠当檐。
中条之山何雄哉,层峰叠嶂高崔巍。
太行嵩少与之相胍络,禹门凿断迥向中天开。
下有黄河水,奋激声如雷。
海上仙山接混茫,仙居远在白云乡。
楼当太乙星辰近,树拂勾陈雨露香。
绛节驭风来阿母,玉箫吹月醉周王。
虎卧文公庐,鸟巢道林室。
本自无俗喧,何由辨真寂。
逃溺必登山,避燔必趋泽。
才闻御史戮中台,又见灯山奏疏来。
自信茅焦无死罪,独知苏轼是英材。
九门争看捐躯谏,百辟惊传拜赐回。
败柳官桥,乱花歧路。
十年红萼谁为主。
白头拚卧蓟门烟,愁心怕见江南树。
植杖焚香贝叶经,主人无事掩松扃。
兀然隐几秋宵静,云在诸峰月在庭。
动迹无凝静性通,小松疏竹一堂风。
凭山倚市何须问,不隐形骸只隐中。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
晴景猎人曾望见,青蓝色里一僧禅。
白发萧萧走贼营,丹心原不恋余生。
谁将旧德投豺虎,翻道君王用老成。
涔涔雅雨带黎风,锁院当年报警同。
芒射旄头横岭上,魂乘鹤背返辽东。
鸣琴跌宕传儒治,膏刃仓皇作鬼雄。
中阁犹追旧寺名,淩虚阑槛拂云平。
烟迷勾漏烧丹灶,雨杂尚书旧履声。
泉水几年明鉴曲,圳田一日布□枰。
鼎沸渔阳塞马鸣,中兴鸿业幸天成。
且为当世邦家计,宁问他时父子情。
李郭功名无可憾,元颜文字有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