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

两岸青山刻峭成,一溪回曲篆纹平。


绿阴隐隐无重数,欲去黄鹂又一声。

风吹洞口云,水动山头月。


野老时问人,前村多少雪。

偶著强名字,非才但铸金。


不妨称外监,况复住山阴。


胜日聊披卷,清风故解衿。

十里山行杂市声,道傍无处濯尘缨。


宝林寺里逢修竹,方有诗情约略生。

宾戏令晁子,名堂无乃迂。


何为仍负弩,只合便飞凫。


彭泽且市隐,太丘犹世儒。

弟才方浚发,兄老更疏迂。


君自轩轩鹤,吾今泛泛凫。


何方折腰具,能作列仙儒。

门连弱水不可渡,山似妙高知几寻。


得雨僧分香积饭,行檀人施袅蹄金。


重新佛屋龙天喜,已退魔军岁月深。

好风残暑不同涂,稳看饥蚊自扫除。


不谓南轩有佳竹,卷帘相对一床书。

山捧亭台郭绕山,遥盘苍翠到山巅。


岩中古井虽通海,窟里阴云不上天。


罗列众星依木末,周回万室在檐前。

邃岩乔木夏藏寒,床下云溪枕上看。


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

何处名兰若,依山结草堂。


花枝法雨润,心地佛灯光。


浮世嚣尘隔,空门岁月长。

雪楼当日动晴寒,渭水梁山鸟外看。


闻说德宗曾到此,吟诗不敢倚阑干。

野人强冠襟,任事多脱略。


官府逃喧卑,僧窗憩寂寞。


高情渺层云,逸兴发幽壑。

老僧延客处,松色映袈裟。


禅坐栖山鸟,经行踏涧花。


烟萝侵径狭,溪水到门斜。

金相浮图千级开,杂花如雨在莓苔。


要看弹指成楼阁,未许胡僧话劫灰。


法器即如廊庙具,宝林自是栋梁材。

十里湖光镜样平,银潢一带向东倾。
寺从杨柳阴中出,僧在莲花会上行。
佛地也容担板汉,梵音莫近采菱声。
宝莲千万叶,叶叶是如来。
净土社中得,无波水上栽。
根头藏舍利,香气避尘埃。
碧潭秋月句尤奇,系竹拈花总是诗。
说着推敲便堪笑,问师端的笑何时。
宝敬斋名莫浪评,操存涵养在躬行。
荒宁怠惰功斯坠,惕厉斋庄业乃成。
朱子一箴千载重,丹书十字万金轻。
妒年华、翻然四照,何人画出闲思。
扬鞭直踏龙门路,止憾骅骝难驶。
君过矣。
月入中秋色满林,摹将好景寄清音。
自从句夺天工巧,景物无聊直至今。
步屧寻僧到日西,乱山深处见新碑。
却惊天上披风手,亦卷波澜入小诗。
九衢箫鼓元宵节,廿载承平帝里游。
我是王孙旧宾客,眼看乐事此生休。
凫雁张灯滔复清,东华临夜马蹄声。
固应圆月无离恨,只有春风不世情。
天然艳冶,生小娟娟,也解怜春意。
画栏斜倚。
双蛾皱,可是郑康成婢。
年登五九百无成,谁与焚香祝寿龄。
浊酒一杯萧寺里,清风犹喜对华亭。
招提有宿缘,坐此豁心境。
风来松寄声,月过竹移影。
殿依鲤石古,井汲龟泉冷。
古刹浮屠映碧山,状元题墨最为娴。
游人倦憩尘心寂,云自青天水自闲。
乱馀山路少人行,古寺闲花满径生。
铁铸真僧重过火,土颓金像不知名。
石幢有咒云常护,香阁无基草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