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曾无沃若饱吴蚕,腹蠹聊供啄木馋。


底事殷勤谚元绪,不应有意附炎炎。

隐吏诗情卜筑幽,同年惜别劝淹留。


试倾万景湖亭酒,来看半轮江月秋。


川路虽长犹共此,夜船空载且归休。

甲子周天事好还,关河响动剑光寒。


秦川草木多如荠,时倚楼阑直北看。

我作筹边倚半霄,西山云雪照弓刀。


如今且说南楼胜,应共汉坛相对高。

石似浣沙石,江如濯锦江。


征帆向何处,云雾晦蓬窗。

江阔雁不到,山深猿自迷。


传闻杜陵老,只在瀼东西。

雪埋凤林寺,浪打鹿门山。


今日江风恶,郎船劝不还。

江山起暮色,草木敛馀昏。


谁感离骚赋,丹青吊屈原。

楚山全控蜀,汉水半吞吴。


老眼知佳处,曾看八景图。

梁山屏西南,汉水相萦带。


古惟千骑居,今亦一都会。


守邦多伟人,按节森大旆。

双牙苔洗铜华古。
是当涂省括尚方铸。
恨炎精、荡作寒灰,挂壁大弨安取。

郢州城西流汉江,浮天玉练隐波光。


流虹贯渚成皇瑞,飞凤回冈作帝乡。

烂烛神光射九霄,空香虚驾绕霓旄。


将临紫极调金液,更入明霞漱玉膏。


瑶水露寒芳草歇,鼎湖烟暖景云高。

疏官寂寂解行衣,脱木萧萧立翠微。
江带暝烟随意曲,鸟翻落日向人归。
生死忠邪未易穷,其如国脉是非中。
谁知刺骨翻为福,不念捐躯有此忠。
一日太阿归跋扈,百年黄钺授奸雄。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缨。
况是携家赏,从妨半驿程。
尝茶春味渴,断酒晚怀清。
天下非人伦,罪始孔文举。
譬亲若缶器,寄盛乃子女。
邪说至今大,家国灭何讵。
胜事留芳迹,春光在玉笺。
燧从司烜改,烛自汉宫传。
列炬擎金跋,繁星照锦鞯。
手袖干将射斗牛,当时天意在兴刘。
不劳游刃烹秦鹿,直以馀锋剪楚猴。
将相岂烦加越砥,宽仁自足淬吴钩。
蜀国佳人号细腰,东台御史惜妖娆。
从今唤作杨台柳,舞尽春风万万条。
汉家西岳华山碑,世间两本此第一。
商丘巡抚之所藏,秀水检讨有题笔。
吁嗟魏公四字印,亦欲遐传守毋失。
紫云一片土花结,寒光隐隐凝霜雪。
流落人闲三千年,不随碑碣同磨灭。
古来宫阙盛炎刘,未央宫与阿房侔。
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
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
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
凤沼才难尽,馀思凿西湖。
珍木罗修岸,冰光映坐隅。
琴台今寂寞,竹岛尚萦纡。
昔年数过仙岩寺,曾欠仙岩寺里诗。
石笋凌空摇兔影,玉莲满地托龙池。
不缘飞锡窥天竺,何自乘槎觅汉机。
白蛇中断赤旗开,四百年中梦两回。
惟有终南旧山色,雨余犹自送青来。
太白当年夜郎谪,一樽聊与故人留。
南湖乞得郎官号,从此名传五百秋。
昔年数过仙岩寺,曾欠仙岩寺里诗。
石笋凌空摇兔影,玉莲满地托龙池。
不缘飞锡窥天竺,何自乘槎觅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