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地得一以宁,凝然者卷石。


嵁岩及培塿,异形不异质。


古之能定者,悟此为一极。

冬日迎暄此未宜,苦吟那对朔风时。


祇夸砌下留残雪,不看檐间斗柄垂。

浅浅清泉自鉴开,鳞鳞寒甃未生苔。


山中亭午野禽渴,不畏人惊欲下来。

翠色凌寒岂易衰,柔条堪结更葳蕤。


松身柏叶能相似,劲拔缘何不自持。

杂芳春发浅深丛,曲坞逶迤紫间红。


色贱格微应不数,少添兰菊待秋风。

远爱檀栾碧径开,荷锄乘雨破秋苔。


直须探作阮家趣,更向烟林缺处栽。

小舫闲撑莫厌迟,比于刳艇劣相宜。


漕河有处通陂水,深入荷花人不知。

勾引风声已可听,高阴仍更接岗形。


知君久欲平心气,早晚根傍长茯苓。

植干森然美在庭,更怜相倚自青青。


翠姿且有干云势,岂是孤生向远坰。

静节归来自结庐,稚川闲去亦多书。


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

野木扶疏重复重,塘蒲涵水绿茸茸。


琴书尤古得为乐,休问前山有戴颙。

寺近朝天路,多闻玉佩音。


鉴人开慧眼,归鸟息禅心。


磬接星河曙,窗连夏木深。

寥寥灵响远盘空,竹上流云竹下风。


坐对炉熏无一事,青山几处夕阳红。

入寺已高舂,禅关暮霭封。


潮喧临水梵,云引过江钟。


驯象诸天教,卢龙近郭峰。

群动日扰扰,何由止嚣烦。
我心一以静,庶或澄其源。
天高四山寂,日落孤云骞。
门掩闲庭草色新,箪瓢穷巷不知贫。
东风一夜消残雪,花柳眼前随处春。
竹几藤床小砚屏,薰风帘幕篆烟青。
闲斋几日黄梅雨,添得芭蕉绿满庭。
斗帐藏春日醉眠,静中唯与懒相便。
寻常甲子无心记,看到梅花又一年。
秋声早已到梧桐,露气生凉湛碧空。
独倚阑干待明月,紫箫吹彻木樨风。
前溪冰泮绿生波,好雨催花向晓过。
宿酒未醒眠未起,半窗红日鸟声多。
寻常客不到山家,松火寒炉自煮茶。
风雪闭门才十日,不知春已到梅花。
凉雨初收爽气生,竹窗灯火读书声。
夜深掩卷忘言坐,明月满天风露清。
窄窄轩居傍水开,北窗凉细梦初回。
南湖新涨雨声断,荷芰触风香自来。
堂构虚闲处,师心静照中。
当门自流水,满院占清风。
趺坐通禅观,高谈说性空。
绿波如酒不成潮,一曲潜通海眼遥。
祗树国深青鸟下,桃花浪暖白鱼跳。
疏星夜列开天镜,细雨朝飞落虹桥。
桂林多洞府,疑是馆群仙。
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
径深寂寂锁苔茵,此地不生车马尘。
梦断瑶台惟有竹,棋声花院似无人。
蛛因门闭牢穿网,鹊悟枝乾自采薪。
三圣妙传心,心体存于静。
执中又三言,近来惑未省。
诗书每谆切,邹鲁犹衍永。
急涧无停流,行云那得定。
不息奔竞心,山林亦非静。
境息尘空泰宇清,只将经史寄高情。
四时门馆无私谒,半夜池台有月明。
座客争夸吴季子,幕宾元是鲁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