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柯山倚天碧,秀耸浙东南。
惟公与山齐德,结屋对巉岩。
门外紫芝瑶草,窗下丹炉玉杵,元气此钟含。

先生乃儒者,有道出羲黄。
袖将攀桂名手,种作杏林芳。
江月玻瓈万顷,山雪琼瑶一色,开户挹寒光。

江上两峰立,门户自天开。
香芹翠绕精舍,畅望美人来。
麟凤洲中仙骨,龙虎榜中文物,绛帐育英才。

东鲁圣人后,流派浙江东。
一家叔侄兄弟,取俊棘围中。
雁荡秀分灵嶂,蟾阙香熏老桂,文燄烂摩空。

都城柳丝绿,曾跨锦骢游。
玉堂紫薇花发,不听故人留。
却忆江东云树,薄采浙西芹藻,毡冷亦风流。

太空珠镜豁然开,风运琼轮任往来。


雨霁丹光云外紫,绕山海气隔黄埃。

来自东郊曾远迎,今朝有意惜君行。


落花风里一杯酒,芳草天涯几日程。


正欲园林娱赏兴,又教莺燕动离情。

我本江东一布衣,十年较艺到京畿。


欲从彭泽寻归路,且学严陵坐钓矶。


山月度墙窥冷榻,海潮带雨过晨扉。

霅水雨中曾共饮,钱塘秋半又相逢。


可怜过眼日五色,还欲扣阍天九重。


才似祢衡当荐鹗,识如太史更登龙。

南浔镇里新文学,姑孰湖阳旧世家。


兄弟从戎多武备,师儒掌教盛才华。


林峦胜处春携屐,风雨声中夜煮茶。

去年见客问相知,射目如何却中眉。


安定教条西浙盛,尧夫易学后人疑。


水晶宫里风烟爽,琥珀杯中岁月驰。

春融璧海讲帷开,有客携经万里来。


天下名人半知己,芹边冷席独淹才。


东湖时雨沾膏壤,北斗文星贯上台。

张公子,留侯孙,少年丰采如香荪。
读书击剑穷朝昏,海边甲第开辕门。


堂上将军不好武,千里歌吹闻兵屯。

吴王铸剑处,榛莽无馀城。


福地岂终閟,重开似蓬瀛。


琳宫起璇榜,掩映千花明。

大将提兵下汉庭,光生千里震雷霆。


旄头夜落尘氛净,豹尾秋屯杀气腥。


边徼岂能当庙算,山川应合助王灵。

危君英妙年,独往志千载。
天马出名驹,空行见风采。
昨日衔书到空谷,甚欲留之不能待。
山头枯木半生耳,山下琉璃剪碧水。
登山临水两超然,刻烛千篇对夫子。
我生也是不羁人,白眼望天人共嗔。
汗血神驹卓锥耳,去似苍崖决积水。
据鞍年少笑西征,神仙中人梅氏子。
平生胸抱不由人,点额再归曾未嗔。
万窍于喁风割耳,梅影横斜耿烟水。
杀鸡为黍政追随,七峰共作隐君子。
忽举阳关饯行人,去去莫愁官长嗔。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
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
莫但取河湟,河湟非边疆。
愿今日入处,亦似天中央。
天子寿万岁,再拜献此觞。
在乡身亦劳,在边腹亦饱。
父兄若一处,任向边头老。
昔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
今时玉为尘,昆山入中国。
白玉尚如尘,谁肯爱金银。
刀剑作锄犁,耕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多,无地放羊马。
东人望归马,马归莲峰下。
莲峰与地平,亦不更徵兵。
城前兵马过,城里人高卧。
官家自供给,畏我田产破。
健儿食肥肉,战马食新谷。
河湟父老地,尽知归明主。
将军入空城,城下吊黄土。
所愿边人耕,岁岁生禾黍。
昔送征夫苦,今送征夫乐。
寒衣纵携去,应向归时着。
天子待功成,别造凌烟阁。
河水清弥弥,照见远树枝。
征人不饮马,再拜祝冯夷。
从今亿万岁,不见河浊时。
风尘南望雁鸿劳,每忆新诗别后高。
弄月几回寻钓艇,聚星何处对临皋。
扶摇碧海看鹏背,接武青云待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