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两山束飞桥,下堑不测渊。
谁开万寻铁?逗此无穷泉。


淙淙辊空曲,汹汹投奔川。

神工掷天绅,挂之两崖间。


万古输不尽,谁能测其端。


势割山石愁,气挟草木寒。

嵯峨仙都观,遥望丹霞天。


后有千岁松,前有百顷田。


风日夏飒沓,烟云昼葱芊。

泉源出地底,仰向云中行。


擘厓泻千丈,乱石皆腾狞。


风霆日夜急,雨雪虚空明。

君子荷初服,恩至若无荣。


穆穆芳雨散,悠悠苍山行。


危关拥雾黑,飞术缘云青。

结束紫霞衣,长啸出花关。
杖藜连步向何处,麻姑台上看秋山。


秋山历历翠相连,白玉楼台凌紫烟。

孤飘插云汉,秀色凌朝霞。


安知洞府里,不有蔡经家。

久忆麻源胜,停镳欲振衣。


遥看霞散绮,已觉翠成围。


王事嗟伊阻,游人赋式微。

世间何事不潸然,得失人情命不延。
适向蔡家厅上饮,回头已见一千年。
香像坏已久,虚名在金石。
深知无穷传,须以托文墨。
穆卿刚直者,公论触权戚。
陂陀土中石,含彩若龟贝。
伊谁攻取之,传玩诧奇怪。
山家厌搜凿,养草事蔽盖。
山翁种树不差择,桃李无穷杂松柏。
风吹阳和入芳根,万白千红映苍碧。
猴藏鸟啄人恣窥,桃李实熟无完枝。
偶随爱山客,亦赋看山诗。
方为昔日登,又作今日归。
劳生竟何有,清赏不可期。
霞光满西山,古洞在其下。
石老只嵌空,泉寒亦飞泻。
有居容冠褐,无路纵车马。
名山一境镇,水土本深厚。
谁令虎来跑,应爪泉飞透。
吾知变化物,持气异群畜。
弄水石桥西,退荫百尺松。
看山同羽人,初问五星峰。
为我袖手指,当前秀蒙笼。
此地去秦中,赢粮每三月。
秦人不厌远,期以一死脱。
何言幸可数,久竟各存活。
山风吹春来,仙花靓如面。
芳馨岂不美,俗耳未肯贱。
吾闻西州地,薪以牡丹爨。
日脚退前楹,崇堂豁明净。
缣缃出百函,翰墨睹三圣。
舒张溢墙壁,灿烂累签㡠。
人言此峰峻,谓与浮云齐。
浮云虽满空,势自有高低。
惊名不察实,世论所以迷。
岩岩寥阳殿,东有蔽牛杉。
下无萝薜拘,上有云雾参。
灵根不纳老,秀色长如添。
稽首香案下,索火续新烟。
徘徊想功行,缅尽千载前。
念昔魏晋间,士流罕身全。
腾腾六尺碣,标置羽客坟。
龟螭尚坚完,字画稍破分。
道士惜故物,编扶使长存。
仙山古秀拔,百里见遭匝。
楼殿出其中,鼓钟日镗鞳。
灵仙心无累,会合祗偶然。
当时玉酒杯,放旷随清涟。
不知枯池上,遂有无穷传。
南峰枕崇坂,径路荆榛稠。
遗坛在其巅,名为仙翁留。
石角已剥泐,林芳自春秋。
青红变芙蓉,各是天然色。
时情苦贱眼,每叹今非昔。
人心与物态,自古有更易。
何年炼金丹,旧井穴田腹。
飞升谁羽翼,腐尽贪人肉。
幽草蘸寒泉,田禽时下浴。
不道风尘良苦辛,却停仙仗醉红尘。
青鸾一去无消息,只被麻姑误杀人。
折尽青林多少花,麻姑却在蔡经家。
瑶台好醉无人醉,凤怨鸾栖空暮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