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难得高僧对茗谈,石林不惜此重探。


火分破灶烟犹湿,泉入斋厨味转甘。


到处泥牛随分纳,他年木佛许同参。

雪花夜半飞三竺,万壑千岩恍如玉。


新都程生太好事,曳杖清晨叩茅屋。


手持三百青铜钱,要我湖头豁尘目。

阳乌翅焦云崔嵬,避热马转南山隈。


边湖兴熟厌频往,幽讨林落穿莓苔。


涧声引步陟层岭,亭矗路侧双扉开。

风落松钗满涧桥,野蜂移蜜上枯条。


道人参得山中语,不是涂黄一样娇。

一百年前老辩才,复褰绦带下山来。
松杉溜雨惊龙起,篁竹生风唤鹤回。
戒行净通林水观,语言香落宝花台。
腥攒石缝瀑花多,还有龙神蛰此窠。
通海浅深山不语,随潮长落水无波。
谩传方士遗丹在,不奈潜鳞吐雾何。
古甃泓澄浅,涓涓似有源。
蒸云骤游宇,吹雨忽翻盆。
泉伏微如蠋,泥蟠肆任蚖。
半世闻龙井,今年傍驿车。
山中无乳窦,世上有鸣渠。
投石占阴洞,班荆饭野蔬。
送客得兹游,湖边上小舟。
水吞沙岸远,云绽日光浮。
地转风篁密,山藏野寺幽。
平生荒野处,谓可开笑口。
筇杖兰桨外,忍复叹藜糗。
春深西湖山,已落众人后。
龙井寒深碧水流,辩才诗已在山丘。
萧萧石上风篁岭,曾遇苏仙秦少游。
云收寒日两高峰,窣堵波连翠崦重。
南北之间有龙井,十年前事一枝筇。
天竺辩才法师以智者教传四十年,学者如归,四方风靡。
于是晦者明,聪者通大小之机,无不遂者。
不居其功,不宿于名,乃辞其交游,去其弟子而求于寂寞之滨,得然而不蔽翳,四顾若失,莫知其乡。
旧寺临流水,新亭坐夕曛。
乱篁森度岭,片石郁生云。
碧岫连湖尽,春泉过涉闻。
前期戒宾从,再候苏长公。
晨炊马亦秣,宿载车既董。
飞廉何方来,横出云半空。
山僧听得泉声好,每夜坐忘清夜深。
松上落来惊鹤梦,潭中泻下杂龙吟。
观心已净平生垢,到耳能空见在心。
冲寒过野塘,到寺日将没。
斋厨动微烟,高松落残雪。
欲共枯禅语,相对无言说。
洞庭归去几何年,旱岁犹来泽我田。
我访遗踪虽已泯,灵泉百尺尚依然。
旭舆缭金滩,晨坞罙绿阙。
寥阒灵异乡,荒䀛遁沦辙。
穹林隐天崇,纡涧洒流折。
凛秋天气佳,令节天赐沐。
客居意莫展,胜赏诺已宿。
风澹湖不波,雾敛山更簇。
致身通显大槐梦,快意畋鱼紫石潭。
何似相携古兰若,细看香篆味茶甘。
天人弥天同一游,洒落珠玑不自休。
二老风流今净尽,空馀怪石对龙湫。
九月十日天气凉,桂花零落菊花黄。
竹根如意双不借,放眸一望海天长。
路入风篁上翠微,老龙蟠井四山围。
水真绿净不可唾,鱼若空行无所依。
胜处虽多终莫及,旧游谁在事皆非。
曾饮乌龙泉,为爱乌龙井。
不辞登降劳,迢迢越南岭。
石散驼马群,树结龙蛇瘿。
九龙胡去来,一雨洗灵穴。
其上莲花界,玲珑印潮月。
咒钵理则然,卓锡神应设。
老觉人前万事非,登高望远独依依。
难披榛莽凌千仞,已许湖山共落晖。
世改性随龙不灭,天空云与雁同飞。
彰邑泉流纪弗胜,井名龙目至今称。
烹茶品较红毛美,淬剑观逾古月澄。
漫拟虬潜越奶钓,须知鲤化禹门登。
奇石烂横道,兹山信多姿。
江湖酾两股,一泓乃孤危。
相传龙所家,或恐神护持。
龙护深潭草木昏,断碑元祐典刑存。
蜀仙已去吴僧少,岭上松篁亦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