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几年社酒醉班荆,此日祠坛喜落成。


误许俗书轻染污,急传佳语颂登平。


年丰已荷天垂庆,人杰还欣地炳灵。

龙洲先生非腐儒,胸中义气存壮图。
重华请过补缺典,一疏抗天肝胆粗。


中原丧失国破碎,终日愤懑夜起呼。

暮云笼山碧,绿树沉流影。


中江瀑珠分,孤屿画檐整。


团圞紫茸合,森萧翠光冷。

占城阴、颓云一角,有人持恨终古。
书生满眼神州泪,凄断海东烟雾。
坟上土。

赵宋遗民,江湖寄客,灌莽荒墩一个。
念半世、青衫红泪,哭不了、中原天堕。
到如今、白骨空山,风云护、未许短犁耕破。

粤水秦关隔几重,闲云一片似孤踪。


往时对酒怜弹铗,此日烹鱼更系龙。


石激江声喧急雨,月移杯影落群峰。

载笔书云懒上台,轻寒微雨对传杯。


拍浮有兴须沉醉,岁月无情任暗催。


酒政颇惊秦令急,谈锋如挟晋人来。

阴崖鳖裙披,萧寺压其左。


前无容马地,而公灵永妥。


绰有高世风,荷锸誓埋我。

江雨乱如麻,冥蒙滚白沙。
秋凉不损稼,夕润亦滋花。
茶灶何妨湿,蒲帆故自斜。
鼓找沧溟,自北自南,兹游壮哉。
正越王城畔,五羊招到,麻姑洞口,双蝶驮回。
海阔红愁,天低绿梦,闻说徐陵擅玉台。
少日文章,痛哭谁如,我与尔哉。
算重阳风雨,先催客去,清明花柳,又载诗回。
作两生行,过三闾庙,今日应无市骏台。
十日长沙,痛饮狂歌,人生乐哉。
甚濯锦坊边,诗催鹏去,湘春门外,客共鹃回。
湖海才名,中原行脚,落日愁登古吹台。
阳和脉脉动寒源,主人邀客开层轩。
已教云物遥相待,却与春风齐到门。
是时寒林净如拭,梅花亚檐光可即。
龙洲湖海士,瘗玉昆山阿。
山川邈如昨,乔木拱烟萝。
伟哉二三子,览古发啸歌。
黄鹤矶头风雨秋,中原一望使人愁。
东江风雨一斗酒,大地山河百尺楼。
群臣谁决和戎议,九庙犹衔误国羞。
荆南风气原清淑,江水西来出巴蜀。
龙洲乃在江中央,乔木千章蔼晴绿。
闻道君家在此居,经籍收来万卷馀。
宋渡南如晋永嘉,屈辱更甚惭栖鸦。
才贤尽毙贼桧手,君相甘同鲁妇髽。
孝皇悲愤痛莫雪,士逃窜诛能几家?
翁也诸侯老宾客,有泪每落西风笳。
新脱鱼鳞,平分鹅管,爱勒眉弯。
记掐恨香蕉,愁悰细说,划情嫩竹,怨曲新翻。
才贴梅钿,旋挑铅粉,绣领重交犹道寒。
夷门王气横江来,秋风落尽梁宫槐。
凤凰山头驻青盖,海门楼阁空中开。
五国城荒雪如席,寒拥旃裘两宫泣。
芳洲绮树接江城,曲巷回轩雾细生。
弱柳窗中衔宿雨,游丝水面带新晴。
林花点草粗成字,山鸟呼朋自有名。
龙洲一何迢,逶迤亘长天。
神物不可攀,五采烂且鲜。
沙回被繁草,水积横孤烟。
龙洲巨眼双垂虹,四海一望都成空。
有时痛发贾生哭,血泪迸落珍珠红。
初心甘老山中酒,寝不成眠亦须走。
长髯广额酒杯深,人物孤高月下岑。
七尺微躯三寸舌,江湖形迹庙堂心。
清江百里古名娄,总管佳城此地留。
龙虎气消君莫怨,新漕风景更多愁。
泗园文脉接莲峰,姓氏曾收县志中。
只为书声消歇久,子孙谁免哭途穷。
一篇醉渡浙江词,不是寻常句读诗。
空有故人三十万,等闲尽付酒家儿。
白头村妪白头翁,盛事惊看在眼中。
可惜一抔江上土,野花黄蝶领春风。
征衣破帽老骑驴,籍甚才名总不如。
发愤每陈平虏策,匡君曾上过宫书。
苔封断碣秋烟外,草暗荒祠劫火余。
尝随荐鹗上天阍,肯信荒山泣断魂。
百岁光阴随酒尽,一生气概祇诗存。
冢倾平地藤萝合,碑倚空岩雾雨昏。
芳洲绮树接江城,曲巷回轩雾细生。
弱柳窗中衔宿雨,游丝水面带新晴。
林花点草粗成字,山鸟呼朋自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