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shì zhì tōng jì。
示智通偈。
huì néng。
慧能。
dà yuán jìng zhì xìng qīng jìng,
大圆镜智性清净,
píng děng xìng zhì xīn wú bìng。
平等性智心无病。
miào guān chá zhì jiàn fēi gōng,
妙观察智见非功,
chéng suǒ zuò zhì tóng yuán jìng。
成所作智同圆镜。
wǔ bā liù qī guǒ yīn zhuǎn,
五八六七果因转,
dàn yòng míng yán wú shí xìng。
但用名言无实性。
ruò yú zhuǎn chù bù liú qíng,
若于转处不留情,
fán xìng yǒng chù nà jiā dìng。
繁兴永处那伽定。
以上为【示智通偈】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慧能 · 唐代 · 文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远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是即是主。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看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①。
慧能 · 唐代 · 诗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镜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李煜 · 五代十国代 · 词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王维 · 唐代 · 诗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
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
陆游 · 宋代 · 诗
粗饭寒菹到手空,属餍也与八珍同。
家人见惯浑闲事,笑杀新来两髻童。
张矩 · 宋代 · 词
柳绵稀,桃锦淡,春事在何许。一种秾华,天香渍冰露。嫩苞叠叠湘罗,红娇紫妒。
徐钧 · 宋代 · 诗
崎岖蜀道谩三分,势去英雄挽不能。
若使人心似西汉,未输光武独中兴。
宋无 · 元代 · 诗
破屋无茅柱脚斜,一农头白病看家。年来水涝秧难莳,却傍湖塍种藕花。
叶茵 · 宋代 · 诗
冯夷掣开潜蛟锁,御云飞过松江左。悬腰展鬣眠东湖,生绡描作垂虹图。隐君骑背占空阔,百尺阑干景轩豁。
张昱 · 元代 · 诗
和好风光四月天,百花飞尽感流年。宫中无以消长日,自擘龙头十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