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六祖坛经 · 坐禅 · 第一节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是不动。
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看也。
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看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①。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看心看净,即障道也。”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
此法门中,无障无碍。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
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翻译

展开更多

注释

展开更多

评析

展开更多

赏析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慧能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