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半夜里寒风侵袭,仿佛连范叔的袍子都被欺凌;再加上强劲的风势助长了严寒的威势。即使围坐在地炉旁,炉火温暖依旧难以抵御寒冷,难怪山林中酒价也因此高涨。
以上为【雪诗八首】的翻译。
注释
1. 范叔袍:指战国时期范雎(字叔)贫寒时所穿的破袍,典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后用以比喻贫士之衣。
2. 欺陵:同“欺凌”,此处指寒风对衣物的侵袭,拟人化描写。
3. 更兼:再加上。
4. 风力:指刮风的力量。
5. 助威豪:助长了寒气的威势,“威豪”形容寒冷气势之盛。
6. 地炉:在地上挖坑或砌炉以烧火取暖的简易炉灶。
7. 犹无奈:仍然无法抵挡,表示取暖无效。
8. 怪得:难怪,表示因果关系。
9. 山林:指偏远山野之地,亦可代指隐居或民间生活。
10. 酒价高:因天寒人们多饮酒御寒,导致酒需求增加而价格上涨。
以上为【雪诗八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雪诗八首》之一,以写雪夜之寒为题,实则通过自然气候的严酷,折射出人情冷暖与生活困顿。诗人借“范叔袍”典故暗喻贫寒之士的处境,又以“地炉火暖犹无奈”表现外在环境压迫之强,连基本取暖都难御其寒。末句“怪得山林酒价高”语带讽刺与调侃,揭示人们借酒御寒的社会现象,也隐含对民生艰难的关切。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苏轼在困境中仍不失幽默与哲思的风格。
以上为【雪诗八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以雪夜严寒为背景,运用拟人、用典和反衬等手法,展现自然之威与人生之艰。首句“半夜欺陵范叔袍”将寒风拟人化,赋予其欺凌弱者的形象,同时借用“范叔袍”典故,既点出诗人自身的清贫境遇,又增添历史厚重感。次句“更兼风力助威豪”进一步强化寒意,使气氛愈加肃杀。第三句笔锋转入室内,“地炉火暖”本应驱寒,却“犹无奈”,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严寒之甚。结句“怪得山林酒价高”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意味深长——酒本为饮,今成御寒之需,物价因天候而变,反映出百姓生活的脆弱与无奈。全诗由景入情,由寒入世,短短四句,兼具写景、抒情、讽世之功,体现苏轼诗歌“于平淡中见奇崛”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雪诗八首】的赏析。
辑评
1. 《苏诗补注》卷十五引查慎行语:“此咏雪而意不在雪,托寒以见世情,东坡每于琐事中发大议论。”
2. 《宋诗钞·东坡集》评:“语极寻常,而寄托遥深。‘酒价高’三字,写出民间疾苦,非身历者不能道。”
3. 《历代诗话》引纪昀批语:“前二句写寒威,后二句写人情,转折自然。‘怪得’二字,有味有致。”
4. 《唐宋诗醇》评:“不言雪而雪意自见,不言苦而苦状毕现。东坡之妙,在能以谐语写至寒之情。”
以上为【雪诗八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