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一枝黄州梅花价值堪比万颗美玉,只怕连姑射山上的仙子所居的冰雪仙境也比不上它。世人皆喜爱涂抹脂粉、追逐时尚之美,却不知唯有凛冽风雪才能滋养出天然绝色的佳人。
以上为【忆黄州梅花五绝】的翻译。
注释
1. 忆黄州梅花五绝:组诗共五首,此为其一,回忆在黄州所见梅花而作。
2. 一枝价重万琼琚:形容梅花极其珍贵。琼琚,美玉,代指贵重之物。
3. 直恐姑山雪不如:恐怕连姑射(yè)山的雪景都比不上这梅花之美。姑山,即姑射山,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地,《庄子·逍遥游》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语。
4. 尽爱丹铅竞时好:世人皆喜欢用脂粉(丹铅)修饰容貌,争逐一时的时髦之美。丹铅,古代女子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
5. 不如风雪养天姝:哪里比得上风雪孕育出的天然美女。天姝,天仙般的美人,喻指天然生成的绝色,此处比喻梅花。
6. 黄州:今湖北黄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至七年(1080–1084)在此居住。
7. 风雪养天姝:暗喻艰难环境反而能成就高洁品格,是苏轼自我写照。
8. 竞时好:追逐流行风尚之美,象征世俗价值观。
9. 天姝:本义为天生丽质的女子,此处拟人化描写梅花。
10. 养:培育、滋养,强调自然环境对美的塑造作用。
以上为【忆黄州梅花五绝】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借咏梅花抒发高洁志趣与人生感悟。诗人以“万琼琚”极言梅花之珍贵,又以“姑山雪”这一仙界意象衬托其清绝气质。后两句由物及人,批判世俗追求浮华外表的审美取向,强调自然风霜对真正美的塑造作用,实则寄托了自己在逆境中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精神境界。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融哲理于诗意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忆黄州梅花五绝】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虽短,却意蕴丰厚。前两句以夸张与对比手法突出梅花之超凡脱俗——“一枝”竟值“万琼琚”,其清雅高贵已非人间珍宝可衡量;更进一步设想,连神话中的姑射仙山之雪景亦或有所不及,将梅花提升至近乎仙品的地位。后两句笔锋一转,从物象转入议论,批评世人沉迷于人工雕饰之美(“丹铅竞时好”),而忽视了自然锤炼下的纯粹之美(“风雪养天姝”)。这种审美观的背后,实则是苏轼历经政治打击后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真正的美与人格的高洁,并非来自外在的装饰与迎合,而是源于逆境中的坚持与内在的修养。梅花在风雪中绽放的形象,正是诗人自身精神的象征。全诗托物言志,寓理于景,语言凝练,格调高远,展现了苏轼在困顿中依然旷达超然的思想境界。
以上为【忆黄州梅花五绝】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卷三十二:“东坡梅花诗多寄慨,此尤见其自处之高。”
2.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苏轼咏梅诸作:“语带烟霞,骨含冰雪,非徒写形,实写其神。”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以仙喻花,以风雪养姝作结,寓意深远,非俗手所能梦见。”
4.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点校本按语:“黄州时期为东坡思想成熟期,其咏物之作多寓身世之感,此诗即典型。”
以上为【忆黄州梅花五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