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春天里家家户户酿酒浓郁,酒香如油般丰沛,我想象着应有百瓮美酒送到张平阳床前。你这位主人每日宴饮宾客多达三千人,大概会笑话我这贫穷的小官,只能送上两坛村酿以表敬意,如同当年督邮所受的薄礼。
以上为【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一】的翻译。
注释
1. 村醪(láo):乡村自酿的酒,味道较淡,常指粗酒。
2. 二尊:两坛。尊,同“樽”,酒器,此处作量词用。
3. 张平阳:生平不详,当为苏轼友人,或曾任地方官。
4. 万户春浓酒似油:形容春日家家酿酒,酒香浓郁如油般醇厚。
5. 想须百瓮到床头:设想张平阳处应有大量美酒送至居所。瓮,陶制储酒器。
6. 主人日饮三千客:夸张形容张平阳宾客盈门,豪饮无度。
7. 穷官:贫困或职位低微的官员,苏轼自指。
8. 督邮:汉代郡守属官,常代表上级巡视各县,地位高于县令。
9. 送督邮:暗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典故,陶曾因不愿逢迎督邮而辞官。此处反其意而用之,自嘲虽为小官仍需应酬送礼。
10. 此诗见于《苏轼诗集》卷三十七,原题为《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共两首,此为其一。
以上为【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一】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赠予友人张平阳之作,题中“村醪二尊”点明所赠之物为乡间自酿的粗酒两坛,看似微薄,却饱含真情。全诗以夸张与对比手法展开:前两句极言春酒之盛、数量之多,营造出富足欢愉的氛围;后两句转写自身境遇,以“穷官”自嘲,反衬出对友人的敬重与情谊的真挚。诗中“日饮三千客”化用古人豪饮典故,既赞美张平阳好客豪爽,又暗含调侃之意。整体风格诙谐而不失深情,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善于以戏谑表达真情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一】的评析。
赏析
本诗语言通俗而意趣盎然,通过“酒”这一意象贯穿全篇,既写春日酿酒之盛景,又抒个人处境之窘迫,更显友情之可贵。首句“万户春浓酒似油”以视觉与嗅觉通感描绘春酒之丰美,极具画面感;次句“想须百瓮到床头”顺势展开想象,极言友人所享之乐。后两句陡然转折,以“主人日饮三千客”与“穷官送督邮”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极尽夸张,后者则充满自嘲。尤其“应笑”二字,既预设友人可能的反应,又流露出诗人坦然接受身份差异的豁达胸襟。全诗用典自然,不露痕迹,将陶渊明拒督邮的清高转化为自我调侃,展现出苏轼特有的幽默智慧与人生境界。
以上为【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一】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按语:“此诗作于元祐年间或晚年贬谪时,语带诙谐,实寓身世之感。”
2.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东坡赠人之作,每于戏谑中见情谊,如此类是也。”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酒似油’三字新警,‘三千客’虽夸而有趣,结语自嘲得妙。”
4. 钱钟书《宋诗选注》未收录此诗,但在论及苏轼赠答诗时指出:“苏诗常以俚语入诗,庄谐杂出,此其一大特色。”
5. 孔凡礼《苏轼年谱》提及此诗作于知颍州或定州时期,推测张平阳为当时僚友,然事迹无考。
以上为【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