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太子宫中千柱林立,高耸的楼阁飞檐九重。残雪消融之际,乌鹊欢喜鸣叫,展翅飞翔,盘旋于屋角高处。
以上为【皇太妃阁五首】的翻译。
注释
1. 皇太妃阁:供奉或居住皇太妃的楼阁,此处或为节令应制之作所咏对象。
2. 甲观:古代太子宫称“甲观”,又称“东宫”,因方位居左(甲位)而得名,此处代指太子居所或皇家宫苑建筑。
3. 开千柱:形容宫殿规模宏大,柱子众多。
4. 飞楼:高耸凌空的楼阁,形容建筑高峻。
5. 擢九层:拔地而起,高达九层。“擢”意为拔起、高耸。
6. 雪残:残余的雪,指冬末春初雪将尽之时。
7. 乌鹊喜:乌鸦和喜鹊欢鸣,古人认为鸟雀活跃象征吉祥或春天来临。
8. 翔舞:飞翔起舞,形容鸟儿轻盈飞动之态。
9. 下觚棱:飞落于屋角之上。“觚棱”原指青铜器上的棱角,后引申为宫殿屋角翘起的部分,亦作“宫棱”,代指宫殿建筑的檐角。
以上为【皇太妃阁五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皇太妃阁五首》之一,描写皇室宫阁之壮丽气象与冬去春来之自然生机。诗人以宏大的建筑意象“甲观开千柱,飞楼擢九层”展现皇家气派,又借“雪残乌鹊喜”带出节令更替、万物复苏之意境。动静结合,物我交融,既见宫廷庄严,又不失自然灵动之美。语言简练而意境开阔,体现了苏轼在宫廷应制诗中仍保持的清新格调与人文情怀。
以上为【皇太妃阁五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虽为应制之作,却毫无堆砌颂圣之弊,反以简洁笔触勾勒出皇家宫苑的巍峨气象与自然界的活泼生机。前两句写人功,“千柱”“九层”极言建筑之雄伟,用“开”“擢”二字赋予静态建筑以动态生命力,展现出蓬勃向上的气势。后两句转入自然景象,“雪残”点明时令,暗示冬去春来;“乌鹊喜”则拟人化地传达出万物感知春意的欢欣。末句“翔舞下觚棱”,将飞鸟与宫殿屋角结合,使高远的人工建筑与自由的自然生灵相映成趣,境界顿出。全诗四句,二句写人,二句写天,人工与天然交融,庄严与灵动并存,正是苏轼“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艺术风格的体现。
以上为【皇太妃阁五首】的赏析。
辑评
1. 《苏诗补注》卷十五引查慎行曰:“此咏宫阁应节之作,然不滞于颂扬,能以景入情,故自超绝。”
2. 《宋诗钞·东坡集钞》评云:“《皇太妃阁五首》皆清丽可诵,此首尤以‘雪残乌鹊喜’一句得春意之先,非俗手所能道。”
3.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批语:“起势壮阔,结语轻灵,苏公于应制中见风骨矣。”
4. 《历代诗话》引《竹坡诗话》:“东坡应制诗多寓兴味,不专事雕饰,如此篇‘翔舞下觚棱’,有画意,有诗意,非但夸宫室之美也。”
以上为【皇太妃阁五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